规模翻番就业变难
3月29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招聘会上,滨州市北镇中学对招聘任课老师的学历要求,全部是硕士,而且指明是“985”或者“211”院校。而潍坊市昌乐二中的招聘启事中,甚至出现了2个博士岗位计划,且指明为教育学博士。
“单位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这种价值取向也传导到考生那里,盲目去考硕士、博士。但是,考生目的却很功利,就是为了拿文凭找份好工作,一心为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李琪说,“十几年来的研究士教育规模扩招太过了,货多不值钱。”
“1999年,我刚来学校当班主任,带的那一级研究生真是‘金贵’多了。当时的山东财政学院,只有俩专业招硕士生,分别是会计和财政,那一级61个学生,住的是学校的干部培训中心,两人的标准间、带卫生间、能洗澡,对外是60元一天呢,而他们住宿费一年才600元。当时我住单身宿舍,都只能蹭着去他们那儿洗澡。”李琪回想当年的情境,感慨良多。
他说,那一届研究生,毕业找的工作特别好,除了2人出国,基本上分到了外经贸部、商务部等大机关任职,仅有两人在市级单位,也很不错,是烟台市人民银行、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随着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掺水,其学历“含金量”下降。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当年全国高校共招收研究生26万人。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10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翻了一番多,就业率已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而入职两年内的月薪,也平均只有2000元—3000元,与本科生相当。
自费是大势所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常庆也颇有感触:“我1995年研究生毕业,当时全校研究生只有200名左右,供不应求;而现在山师有5000多名研究生,虽然社会需求也在上升,但不如研究生数量上涨快。”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向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研究生‘自费’是大势所趋。理论上讲,研究生是一种精英教育。而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公费制度,让很多人只重视文凭和学历,学生不正儿八经地学,老师也不正儿八经地教,研究生‘白菜价’就业自然难免。”李琪说。
今年初,研究生教育自费消息一出,家庭经济情况不乐观的李晓静,思虑再三,还是忍痛决定放弃考研[微博]了。李晓静是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大三的学生,云南腾冲人。“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因为山师不是‘985’、‘211’,就想再读个硕士,也算有个垫脚石,将来就业有保障。可是2014年读研要自费,学费8000元+住宿费+生活费,一年至少要2万元,还是先找工作,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再读研吧。”
李琪表示,“对家庭经济贫困生,对学业优秀生,研究生收费政策还辅之以加大奖助力度政策。但收费教育,还是会让部分‘打酱油的’考研‘酱油党’放弃,这会带来报考人数下降。可是我们不担心生源。”他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2012、2013两年,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均为701人,2012年报名人数是5945人,而2013年报名人数有所下降为5146人。不过,今年上线人数2000多人,录取比例仍为3:1。
重新回归精英教育
“自费读研还可能带来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扩大。”李琪说,“现有的收费专业,主要是面向专业学位硕士。相比学制3年的学术学位硕士,其学制为2年,时间短、实践性强,就业也受市场欢迎。明年两种类型研究生全部收费攻读,考生从费用投入和就业两个角度考虑,专业学位应该会受到追捧。”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64.6万人,其中,硕士生占83.5%。在硕士生当中,学术学位研究生占75.7%,专业学位研究生占24.3%,比例失衡。比如,在山东财经大学招收硕士生的52个专业中,只有13个专业招收专业学位硕士;从投入看,2012年之前,省财政每年为每位硕士生给山财拨款8000元,2012年更是达到1.32万元,相反,培养的大量学术型研究生却找不到匹配的工作。而研究生教育收费以后,财政就可以抽出身来,把财力集中投放到环境、能源、军事、农业等学科、专业领域。
“培养更多专业学位研究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从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应该是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各占一半,因材施教,协调发展,这样学生毕业后才会更好地才尽其用。”李琪介绍。
“而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机制,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度扩张将得到遏制。同时,收费也会让学生更用心学习,珍惜读研深造的机会。对导师来说,收费机制会让他们更加注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否则他们的学科专业就可能没有学生报考,以致萎缩和取消。如此,研究生教育会重新回归精英教育,研究生在就业时也有望重新‘金贵’起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