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的说法开始被广泛提及,也就是最近两年才有的事。
比起“90后”,他们个性更加张扬,爱空想、重兴趣,行事天马行空,也更加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如今,一大波 “95后”逐渐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他们如何看待职场?有什么特别的就业观念吗?进入职场后,他们又将是什么样的状态?
去年刚毕业的文轩是广大沪漂中的一员。从学校毕业后,他不顾家人反对,从陕西老家来了上海。
“老家地方太小了,我这个专业基本派不上用场,上海机会多,也更有锻炼价值,所以我想趁年轻来这里闯一闯。”
经过几轮面试,他终于在一家留学公司成功入职,试用期月薪3500,转正后加一千。
“上海消费高,这点工资也只够一个月的日常开支,想存钱是不太可能的。”为了节省开支,他在闵行区租了一间月租为950元的地下室。早餐由从淘宝买来的酸奶和面包代替,午饭就从网上订最便宜的外卖。
进入夏季,地下室采光不好,老鼠、蟑螂经常在脚下窜来窜去。
“条件艰苦是艰苦了点,但忍忍也就过去了。我最不能接受的是目前的工作状态,眼看到上海一年了,我手上的工作还是没任何起色。我大学读的是新闻专业,虽然和现在新媒体编辑的工作能稍微搭上点边,但在学校学来的那点写作知识一概派不上用场。新闻和软文几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题材。什么东西都得现学现卖,在公司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升职加薪更是无望。”
在上海,像文轩这样的“95后”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来自二三线城市,父母多为“60”“70”后,为了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将来拥有更多发展机会,不惜辞家千里,成为“沪漂”大军中的一员。
但上海工作机会虽多,想要找到一份完全适合自己的工作却并非易事。尤其像文轩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因为急于解决经济来源问题,往往在择业时囫囵吞枣,胡子眉毛一把抓,入职后才发现自己对手上的工作一点也提不起兴趣,同时,由于工作经历尚浅,他们又不敢冒然跳槽,就这样“挂”在了岗位上,像一条风干的咸鱼。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表示:毕业生找工作,最应该看重两点:一,自己的职业取向是什么?二,自身的商业价值在哪里?
职业取向,即基于你自身的兴趣、性格、价值观、需求等因素形成的对某一职业种类的倾向。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你自己可能有所判断,也可能从周围亲朋好友的日常交流反馈中有所了解。你对什么感兴趣,在这个兴趣范围内,有没有与之相关联的工作机会?比如你特别喜欢打游戏,可以了解游戏公司的一些招聘岗位:游戏产品经理,游戏运营编辑,游戏开发工程师……
你学习过哪些方面的知识,对哪些领域的知识了解比较深入,在这些领域中,你是否已经具备了某种相应的技能。你有哪些经历和人脉?这些,构成了你个人的商业价值。试想一下,你在过去有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经历,从这些经历中你是否有过不一样的心理体验,总结出什么经验,获得了什么技能,从这些经历中你收获了什么。认真对这些经历进行盘点,适合你职业机会也许就在其中。
随着人们职业危机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职业规划行业虽然在我国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时间,但市面上已经有了多家职业规划咨询机构,也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职业规划指导服务的专家人才,即高级职业规划师。应届毕业生如果不知道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借助职业规划机构的帮忙,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毕竟,选择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比在一个错的方向上无脑努力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