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联合国发文悼念的现实,昭示了:这位令全世界瞩目的、“养育”了亿万人口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兼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科学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已于长沙逝世。
近两日,注定成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铭记的悲伤日子,医学界的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在近日与袁老相继离世。侠之大者,国之仁士,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今天上午明阳山下人民雨中送别袁老的视频里,浩浩荡荡绵延3里的队伍让向阳君感触颇深。
小时候真的不懂十里长安送总理为什么会哭,现在隔着手机屏幕,深切地体会到了泪人儿的感受。
袁老曾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如今做到了,他却走了。
埋头苦干,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他把苍生装在心头上!
13时07分,袁爷爷是等我们吃完饭,才安心走的!
网上流传的一张聊天截图显示:在他有意识的时候,只问了两件事,一件是试验田的稻子怎么样?
一件是问自己是不是快不行了?感谢大家,说:辛苦了,不要太费力气。
袁老临别之际内心最放不下的,依旧是坚持了一生——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使命。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所著《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第二版)》中有言: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担负着自己特定的人生使命或天职。
有人很早觉悟,有人发现较迟,也有人甚至一生无法觉悟,袁隆平先生属于很早就开窍觉悟到:
自己未来是要从事农学的人,它让袁老想要成为一个农学科学家,为世界解决吃不饱饭的难题,完成他在这个世界存在的价值。
由于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所以袁老在农学研究这条道路上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即使出身名门,却孜孜不倦、无悔无怨地做着田间地头自己所喜欢的事情。
“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的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不糊涂,所以说,我还可以继续工作,继续做对人民、对社会、对有意义的工作。”
——袁隆平2020年11月3日
很早时候,袁老就洞见了未来,并深信自己的未来充满健康、快乐、富足、成功,他乐呵呵地享受着杂交水稻,未来属于他的喜悦感觉。
一直很喜欢袁老的开朗豁达,那句“杂交水稻应该世界共享”体现着袁老的博大胸怀。
我们惊叹于袁隆平院士这一生坚持使命,万古流芳的成就,也思考过要振奋起来,将袁爷爷去世的这份沉重悲伤,化为前行的力量。
曾经,在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的课堂上,向阳生涯的专家团队也谈及过,袁隆平找寻并确立使命的例子。
并教我们分3大步骤来尽快找到自己的使命,其中提出了诸如这些问题: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事情是你特别想做的?
我们的最需要什么?
把的需要作为我们的使命,这是很有价值的想法。
就比如饥荒年代,战胜饥饿就是的需要,袁隆平发现、改良品种、增产增收就是战胜饥饿的唯一出路。
什么事情让你有过高峰体验?
让你非常享受那件事取得的成果,并很受身边人的赞扬?
多年以后,你坐在公园长椅上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
令你感到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你影响了这个世界多少人?贡献有多大?
或者,时光流转,你即将离开人世:
有多少人愿意在你离世时为你送行?
有多少人感到你的离开是世间莫大的损失?
时光继续向前推进,当你离开人世50年之后:
还有多少人会记得你、怀念你?
他们会如何评价你?
<上述详细步骤内容参见本书>
向阳君想,这些答案在袁老身上的映照已不言而喻。
袁老这辈子,将水稻研究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始终在这个目标上力行深耕,最终一次次突破了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一直坚持的人生梦想,完成了自我的职业价值。
袁老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成绩惠及千秋万代,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找准自己适合的职业,专注于一件事30年、50年甚至是一辈子,也具备完成光耀千秋大业的极大可能。
山河呜咽,前日山河震动
原来是为袁老送行
他总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今天
稻穗低头,山川沃野悲伤
14亿只碗盛着水稻晶莹的泪珠
从一苗青绿,到金黄遍野
风骤雨急,呜咽着他的离殇
他去往了天堂,天堂溢满稻香。
唯愿先生千古!保佑人间
从此没有灾难,没有饥荒
也愿风趣可爱的先生一路走好!
您的“禾下乘凉梦,覆盖全球梦”
将随着满怀职业信心的后辈们
贡献的每一份力量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