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延期”,还会让部分自尊心较强的同学感觉“丢面子”。“从小到大我都是众人眼里的高才生,一想到可能会延期毕业,实在没有勇气跟家人讲,他们也不能理解。”刘臣告诉记者。有“延期毕业”的压力,尤其是认为自己已经达到标准的研究生。被延期的学生,对导师的怨言随之而来。“科研成果著作权、实验室经费的分配……”诸多细节成了激发师生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延期毕业”,谁之过?
硕士、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于彤说,现在确实有很多博士生并不是出于对科研的热爱而选择继续深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本科毕业时还没有清晰的发展路径,同时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读博。“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博士浑浑噩噩读了两年,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此时放弃又舍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坚持混个学位。”
在理工科的实验室里,大家一致公认地称导师为“老板”。这个称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工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研究生每天在实验室里帮助导师做课题,导师每个月按照情况给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这种关系,更像是工厂里的雇佣关系。”刘臣说,很多学生认为跟导师沟通是“不可能的”,他说“这就像一个在饭店端盘子的服务员,根本没有资格跟老板提出异议。”
不过,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采取的是弹性学制,“延期毕业”说法的合理性还有待商讨,在允许的年限内拿到学位都是正常的。在国外,研究生毕业唯一标准就是导师的认可,而在国内,还需要同时达到学校为研究生设立的“最低标准”。随着国内对于研究生教学标准的提高,导师对于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更加严格。“针对不同学位需求,导师会提出不同要求。这是好事,说明国内研究生培养正在同国际接轨。”沈教授说。
据悉,目前各个高校也根据学校和学科具体情况对研究生学制做出探索。以复旦大学历史系为例,不仅将博士研究生的学制由原有的3年转为“默认的”4年制,即3年可以完成科研任务的学生可以毕业,即使要继续进行第4年的研究,仍然可享受补助。据了解,从明年起,历史系对博士发表论文的要求也从“三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削减到两篇,“这样大部分博士生在规定学制内达到毕业要求应该比较容易了。”
同济大学化学系学工部老师丁奇告诉记者,学校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数量,“如果博士生迟迟不能毕业,那么导师招收新生也会受到影响,不会出现导师故意拖延研究生毕业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