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话音刚落,就传出京东将展开裁员的消息,涉及物流、科技、零售、工业等业务条线,N+1补偿、无年终奖。消息一出,京东股价蒸发200亿。
1.裁员看似断腕,实则多方受害;招人时有多盲目,裁员时就多痛苦
京东的这次裁员,看似是壮士断腕、勇敢求生,但是目前的局面,很可能是多输的。
对个人而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年末突然被失业,时间相当尴尬,很那找到理想下家;
对组织而言,裁员能节省部分人力支出,但臃肿低效的人员架构,已经浪费了巨大的成本。此外是组织声誉的跌落,京东的股价已蒸发200亿,损失相当惨痛。
企业就像海绵,处于崛起上升阶段,就要大量吸水膨胀,就要跑马圈地大幅度招人,困难期则要挤水、则要裁员。
由于很多新增岗位,必须“有个人在”,组织招人往往大量、急切而盲目,不惜高于同行30%的薪水挖人,在上升期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也给未来的成本压力埋下隐患。
员工入职后,吃到组织的发展红利,很容易安于现状、知行不一、失去战斗欲望,正如刘强东所说:“口头上说要争第一,实际上还是处处防守”。
当竞争格局深入,转向精细化运营,或者行业转冷,企业走下坡路时,人员体系就显得臃肿。
当企业生存压力陡增,就不得不选择挤水,当初招人有多盲目,裁员时就多痛苦。
这个起伏变化,发生在很多企业身上,但不管对于个人还是组织,这本可以避免。
2.做好职业规划,自身发展>名企光环;成为不可替代者,才能握紧“免裁金牌”
作为职场个人,如何才能获得“免裁金牌”?我们先来看看一则故事:
10年前,某君拿到了两份offer,一份是百度的职位,工作简单、工资却不低,另一家是刚成立没多久的小公司,薪水不到百度的一半。某君果断选择了后者。
某君认为,小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业务模式很有前景,创始人也很靠谱,百度岗位的薪水很棒,但只是“操作工”,没有发展意义。
后来小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某君也成了元老员工之一,年收入早已是当年的近百倍,这家“小公司”,就是现在的字节跳动。
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初选择百度的“操作岗”,一开始也许薪资不错,但几年后就会跟不上市场节奏,也可能早早就被“优化”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职场个人,不能为了跻身名企大厂,就忽略了自身的发展。
相比名企的风光、外在的薪资,更要关注岗位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职业规划、职业定位,是否能实现自我价值提升。
很多大厂岗位,实际上是“螺丝钉”岗位,本身就很容易替代,至于一些中低层管理岗,仅仅属于“有个人在”就可以。
处在这些岗位,看似很轻松、很安全,实则很容易被替代,还会渐渐脱离市场节奏,无意中把自己“养废”掉。
此外,我们要理清内生涯与外生涯的关系。
在追求外生涯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内生涯的积累,因为内生涯才是我们真正的护城河。
向阳生涯提醒大家,想要多高的外生涯目标,就要有对应的内生涯实力。
如果运气好,外生涯成就高于内生涯实力,那更要利用好机会,主动锻炼内生涯,而非躺在温室内,逐渐丧失御寒能力。
《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洪向阳著
3.只有招对人,才能做对事;管理层和人力资源,必须懂得职业规划
对于组织、领导层和人力资源,更要懂职业规划,强调人岗匹配,科学选用育留,避免“大进大出”、“臃肿低效”、“隐形失血”。
对于任何企业,招错人的成本都是极高的,因为看得见的工资成本,仅占总体损失的15%不到。
人岗不适配,会带来更多“长尾危害”,包括组织臃肿、效率低下、业绩下滑、气氛紧张、团队涣散等,很多企业濒临倒闭,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认为:企业只有招对人,才能做对事!
在招聘第一步就严格把关,做到人岗匹配,尽可能发挥其优势强项。
员工不一定要很强,但是要非常适合所在的岗位,让每一份人力成本,都数倍产生价值回报。
同时,组织内部也要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师。
职业规划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不会没关系,不会就要学,学透还不够,还要能上手!
22年来,向阳生涯专注于职业规划的落地实战,积累了8万多职业规划咨询案例,是真正的实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