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发言,高度凝结了华为的人才选用逻辑,句句都是职业规划的真理,无论对企业的用人逻辑,还是对职场个人的前途发展,都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对人才的激励就是找到他们热爱的岗位”
华为能顶住美国封锁,实现技术上的反超,人才战略是成功的核心命门。
但在我国科研界,人才流失却是普遍的痛点,面对美方的技术封锁的华为,为何反而能留住人才呢?
对此,任正非一语点破:“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激励,而是让人才找到真正热爱的工作岗位,有了热爱,他才能踏实工作”
具体做法是,组织一批精通人才识别的专家,在网上出题,邀请优秀回答者见面沟通,然后结合能力与兴趣,安排到适合的部门和职级。
任正非认为,集体评议反而会埋没人才,要允许人才的差异化、个性化,只要有一项特殊能力即可。
如何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任正非举了清华大学的两个例子,一是破格招入初中学历的华罗庚,二是录取了数学仅15分的钱钟书。
从集体评议的角度,华罗庚和钱钟书很可能就被埋没,而事实上,他们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向阳生涯认为,做到人岗匹配,是华为崛起的关键性因素。
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岗,不了解岗位的具体职责,更不了解应聘者的特长性格,造成了人岗错配,给企业带来很多“隐形损失”。
所以,留住人才的第一要务,是能够识别人才、用好人才,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恰如其分地安排适合的岗位。
对于职场人也是如此,只有在适合你的职业上,你才会感到心定、舒畅,即使身体疲劳,也不会有心累、迷茫、焦虑的感觉。
“华为要建立高端人才库哪怕转行都可以,技术是互通的”
任正非介绍道,华为的产品边界是收缩的,但研究边界是放宽的。于是在招聘时,只需向应聘者交代业务边界,只要愿意来,转行也是欢迎的。
任正非举了一个例子,华为曾经的子公司莫贝克电源,其主心骨是医学出身,尽管他学得是神经学、蛋白生物型等等,但计算能力非常强,在数字能源业务上有用武之地。
“所以,我们不要对人才有固定看法。”
为什么有些人才,跨领域跨行业之后,依然能做出成就,因为有些技能是相通的,企业人力资源在辨识人才时,首要的是找到可利用的能力点,然后才是行业经验。
对于职场人,转型也是通常会遇到的,职场上一般有两种转型,一种是被动转型,是遇到瓶颈、或被辞退后,迫不得已做的选择;
还有一种是主动转型,是根据自身职业规划、行业环境的变化,有条理、有准备地做出转型,是事前计划,而不是事后补救。
“全才,是从专才中成长起来的”
任正非认为,全才是从专才中成长起来的,专才在某项技术上钻研得很透,其他几项就能触类旁通,就会渐渐成为全才。
“没有专才就成不了全才”,只有足够强的专项技能,才具有对难题的突破能力,否则就会“绕着城墙转,找不到能放炸药包的地方”。
向阳生涯发现,任正非的人才成长观,与我们的【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一致的:
①在初中阶段找到天赋强项,然后通过职业探索,找到初步的职业定位;
②选择大学专业的深造路线,并确定高中选科;
③进入职场,锚定一个职业定位,咬定几项核心技能,在30岁后进入安定发展期;
④不断加宽护城河,扩充武器库,渐渐成为全才,拟定晋升路线,在40岁左右,做到行业内的不可替代;
《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洪向阳著
然而,职场上总有这样的人,好像什么事都做一点,但是做什么都只有50、60分,没有任何突出的强项,特别是在行政、文员、运营、前台等岗位,很容易出现这样的“半桶水”。
这种人通常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工作内容显得“多、杂、弱”,他们可能干得很勤奋、很辛苦,但是积累不了技能,上限一直很低,很容易就被取代。
“领袖要自然培养,必须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在华为的人才储备库中,并不包含管理岗,任正非认为,管理人才必须有实践经验,才能领导好技术团队。
就像毛泽东、粟裕,有了打胜仗的经验,才知道如何去打胜仗,企业的管理岗也是一样。
“华为的管理类干部,要走垂直循环、在实践中逐步成长的道路,没有层层的实践成功经验积累,很难有破格提拔的可能。”
在中国,60%以上的业绩惨淡,病因都是“外行指挥内行”,国足如此,企业更如此!
管理不光是管人,更要精通所管理的事务,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管理,不仅能把事情搞砸,还能把有能力的员工逼走。
普通职场人想要快速发展,也不妨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冷静审视自己的工作:
“我在业务链条中扮演什么角色?”、“领导委派我这些任务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月的业绩里,有哪些是与我息息相关的?”、“我离更高的目标,还差哪些知识技能,如何弥补?”......
“打造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互相启发,炸开思想,涌现人才”
任正非认为,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靠的是自然成长,华为要做的,是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土壤
①建立高级专家的交流平台,便于跨界交流、“串门拜访”,形成融合创新;
②员工看到优质的文献,直接转载出来,高级专家要花时间读文献、写感想,不要整天闷头干活;
③鼓励大家“喝咖啡”,彼此聊天互动,在心声社区上发帖,互相碰撞思想;
④设置高级投诉平台,派专人倾听诉求、调和矛盾、及时调整
单个人的思维往往局限,你认为很困难的事情,别人已经有正确答案了。
职业方面也是如此,遇到职业瓶颈、职业困惑时,可以借助外脑,比如寻求职业规划师的帮助。
“历史滚滚向前就会有新陈代谢,有人选择离开就会有继任上来,但是我们要形成一个良好机制,让优秀人才涌现,英雄倍出。”---任正非
我们认为,华为的崛起,就是把人才的选育用留做到极致,就是将职业规划运用到炉火纯青。
99%的事情都有规律,都有正确答案。产业经济有规律,行业发展有规律,企业运转有规律,人的职业发展,同样是有规律的。
有规律就能预见,能预见就能规划。职业规划,就是企业用好人才的金钥匙,就是职场个人发展的不二命门。
无论企业、管理者、普通职场人,都要学习职业规划,才能获得提升,释放价值。
在向阳生涯的学员中,就有不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通过职业规划的学习,领悟到了企业用人之道。
向阳生涯大满贯学员申超超,在一家50亿营收的医疗集团担任人力资源总经理,需要管理4600名员工,她认为,企业最难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
“向阳生涯的职业规划理论,能将复杂的职业问题,全部工具化实操化逻辑化,在任何行业都具有可复制性,并能够完全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