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高考季以来,全网都在关注一个名字,就是唐尚珺,从2009年开始,他参加了15次高考,曾先后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但均被唐尚珺放弃。
今年高考,唐尚珺考了594分,超广西理工类一本线119分。唐尚珺的高考志愿共填报四所学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唐尚珺的悲剧,他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放弃大学选择复读,我们试图从整个人生规划的角度,剖析“唐尚珺式”悲剧的诞生。
一个农村孩子的清华梦
唐尚珺出身在广西防城港的小山村,父亲做过小学教师,母亲则不识字,唐尚珺从小被灌输“知识改变命运”。
而他们村曾有人考上清华,当上了官员,还回乡修建公路,成为众人的美谈,于是清华梦在唐尚珺心中萌芽,考上清华成为了至高无上的梦想。
其实,很多像唐尚珺这样的农村孩子,都是这样将清华北大作为终极梦想,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
18~22岁:4次高考才过二本、自我认知不足,目标设定过高
2009年,唐尚珺迎来人生第一次高考,考分仅为372,他选择复读,并将目标定在“考个二本”。第一次高考失利,选择复读是可以理解的,二本也是一个较理性的目标。
可一直到了2012年,唐尚珺才终于以505分突破二本线,可这时他的目标又变成了一本。
也就是说,唐尚珺经过4次高考,才首次突破二本线,说明他的天赋并不强,考分的一次次提升,是年复一年重复训练的结果。
向阳生涯认为,唐尚珺缺乏极限思维,复读是不宜超过2次的,因为20岁学习能力最强的年龄,复读4次可能就达极限了,之后很可能会越考越差。再考虑到未来就业,22岁怎么样也要读大学了,即便学校专业不如意,也可以通过转专业、职业培训、在职考研等方法弥补。
然而,随着考分一次次提升,唐尚珺的自我期望也不断提高,“考个二本”的现实目标,逐渐成为了对清华梦的执念,即便被其他学校录取,依然执迷不悟,即便没有考好,依然不甘心认命。
唐尚珺回忆道,他曾一度痴迷于成功学,认为努力就能实现梦想,在这样的信息茧房中,唐尚珺认为只要复读,明年就能考得更好。
信息闭塞的周边环境,也加剧了唐尚珺的执念。唐尚珺接受采访时说,他的村子里信息闭塞,周围也没有大学生,甚至到了2016年,才知道可以通过考研进入清华。
从职业规划师的视角,唐尚珺自我认知不足,目标定位过高,使得人生决策接连失误,不明白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不确定在哪一年必须做出读大学的选择。唐尚珺直到30岁后,才渐渐发现,自己不具备考生清华的能力,这时才幡然醒悟,真的太晚了。
23岁~34岁,清华梦再燃、放弃多次机会后,终究要认清现实
2013年,唐尚珺去北京旅游,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看着正在军训的清华学子们,他童年的清华梦再次燃烧。
2014年,唐尚珺考了573分,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但没打算去。
2015年,考了587分,被吉林大学录取,又没有去。
2016年,唐尚珺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这是他高考生涯中录取到的最好的学校。但此时他的家庭突遭变故,唐尚珺父亲确诊肺癌晚期,某家复读班“考上清华奖励60万”,唐尚珺放弃了读大学机会,用前途换父亲的生命。
因家庭变故做出的选择,我们是尊重和理解的。不过,在这之后的几年,唐尚珺陆续拒绝几所大学,继续选择复读,又一次次陷入执念中:
2017年,570分,被厦门大学录取。
2018年,619分,被广西大学录取。
2019年,645分,被重庆大学录取。
2020年,619分。
2021年,591分,被广西大学土木专业录取。
2022年,597分,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录取。
可以注意到,从2017年起,唐尚珺的考分不再是持续上升的趋势,开始出现上下震荡,年龄成了他越不过的瓶颈:
“我处在一个瓶颈,成绩不上不下,回头再看,来年再考个600多分又能怎样,还是达不到那个目标的(考上清华),于是决定走出来。”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22岁是进入职场的年龄,是成长和摸索的阶段,经过选择与试错,在30~32岁时基本立业,进入定型积累的阶段。
在这段关键的人生10年中,唐尚珺不是在复读,就是做家教赚复读钱,他没有职业上的积累,只是不断重复对高考的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尚珺羡慕同龄人成家立业,对自己感到焦虑,他曾表示:
“有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高三,会感到害怕,怎么我还停留在这里.....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我应该早去读大学了”
35岁:年龄太大就业面窄、填报志愿连犯两大错误
此前唐尚珺被交大护理专业录取,但认为专业不适合自己而放弃,唐尚珺年龄受限,考虑到未来就业,他在今年选择了师范专业。
唐尚珺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物理、化学两个专业,都是师范类,正是因为年龄限制造成选择面过窄,让他做出了第一个重大错误:不服从调剂。
唐尚珺的第二个错误,是只关注最低投档分数线,忽略了录取分数线
华中师范大学理科最低投档分数线为574分,唐尚珺的考分超出20分,但这显然不保险,因为投档分数线只是最低要求,师范类作为该校王牌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高于最低投档30分
再看去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广西的招生分数线,物理类专业平均分数为602分,化学类专业平均分数为610分,也都高于唐尚珺的分数。
经历了十多次高考,唐尚珺对志愿填报的认知依然很薄弱,直到今年还只能在网络上寻求网友的建议,而到了明年,广西很有可能改为新高考政策,志愿填报的难度只会越来越高。
39岁以后:大学毕业又怎样、唐尚珺不是吴善柳
目前,唐尚珺还在等待补录的机会,尽管我们很希望他能进大学,但是对他的前途,我们没法乐观。以唐尚珺如今35的年龄,考公大门已经关闭了,等毕业39岁,他将与更多职业无缘,即便是想做教师,也是有很大难度的。
我们都说40不惑,40岁是职业生涯的稳定发展期,已经能在某个领域产生价值,而唐尚珺却初入职场,势必还将面临职场适应等诸多问题。
有网友举出吴善柳的例子,认为做教师还是有前途的。简单介绍一下,吴善柳是广西钦州人,为进清华退学复读,2014年被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录取,36岁毕业后成为高中教师,因丰富的高考经验,倍受学生欢迎。
但我们认为,唐尚珺与吴善柳并没有可比性,吴善柳曾被北京交大、北京大学录取,最终以钦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其能力远超唐尚珺。
然而即便从清华毕业,吴善柳因年龄限制,难以适应职场,只能子承父业,做高中数学教师。清华毕业的吴善柳尚如此,补录进大学的唐尚珺,又能好得到哪去呢?
唐尚珺现象、暴露校园教育的重大缺失
向阳生涯认为,唐尚珺确实有自我认知不足、目标期望过高、缺乏极限思维、忽视人生规划等问题,但这并非全是唐尚珺个人的过错,而是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国校园阶段的高考志愿规划、职业规划教育的严重缺失!
唐尚珺回忆道,在中学和复读期间,他并没有接受过相关指导,老师主要都是讲课,很少讲到人生规划。
学校只传授书本知识和考试技巧
学校并没有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指导
学校更没有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相应教育
于是唐尚珺陷入了“只要复读,来年就会考得更高”、“只要努力,就可以考入清华”的思维旋涡中,当他把自己拖出旋涡时,已然十多年后。
也许有人说,像唐尚珺这样的只是孤例,谁会“蠢”到只认清华?谁会“傻”到参加15次高考?
但是,先让我们看看眼前不断上演的事实:
很多考分不错的学生,明明有985、211的实力,却因志愿填报失误落到二本
很多家长追求“分数最大化”、“一分也不浪费”,结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因为盲目填报热门专业,结果供多于求、风口已过,毕业即失业
因为没有从兴趣强项、职业规划角度考虑,进入了不喜欢的专业,造成厌学、退学
因为草草选择不适合的专业,又草草选择不适合的职业,整个职业生涯都陷入漫长的迷茫和焦虑中
其实,很多职场人的悲剧,早在高中选科那一刻,早在高考填报志愿那一刻,就已经深深地埋下了。
这样的“唐尚珺”们
年复一年,前赴后继,成千上万
也许“唐尚珺”就在你身边
也许“唐尚珺”就是你自己
“不希望再有唐尚珺出现”
为什么高考志愿市场如此混乱?为什么年年都有家长学生被骗?因为高考志愿指导、职业规划教育,本该是学校的职责,但是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才让市场上的部分人有机可乘。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广,高考志愿填报只会越来越复杂。诚然,新高考改革的初衷,是拓宽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兴趣专长,增加未来职业的赛道机会,促进高校与专业的良性竞争,但如果做不好职业规划教育,不做好高考志愿规划,现实就会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
忽视兴趣性格,没吃透高考政策,不懂得填报技巧,不懂得职业规划,这些现状急需改善......如果我们的学校不重视,如果我们的社会不重视,那么“唐尚珺”就会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深刻地认知到,拥有足够数量的职业规划师和高考志愿规划师,是非常迫切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