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高等学校也积极响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高职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在学历和知识方面与本科生相比有所欠缺,但是在专业技能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一部分高职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科学、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高职生创业意向研究,提出提升高职生创业意向的新途径,提高高职生创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成功创业。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一代创业者,应该在不平衡不充分之中寻找创业创新的发力点,来更好地满足美好生活的新需求。高职生作为创业者中的新鲜血液,他们有梦想、有干劲,但缺乏创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因此,高职院校积极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指导非常有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1908年“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首次提出了“职业咨询”这一概念。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提出的“就业指导”,之后逐渐翻译为“职业生涯规划”。近几年,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高校乃至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应该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调整学生课程设置,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开设就业创业方面的课程,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一个人内在条件(如兴趣、特长、能力等)和外在环境(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等)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基础上,根据自身状况得出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倾向及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科学目标对其自身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有效安排的过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前为自己选择职业发展道路。
学生根据自身特质,按照自己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准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确立好发展目标后,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详细计划,利用大学三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去执行这一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最大程度的开发自我潜能,而且可以让大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有发展潜力的职业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职业生涯规划调整。
二、高职生创业意向现状
目前,大学生创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热烈讨论,但是,决定一个大学生是否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他的创业意向。如果大学生缺乏创业意向,那么他们成功创业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乔芬&刘晓春,2009),相反,大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想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首先应该让他们树立创业意向。创业意向是指潜在创业者是否从事创业的一种主观态度,一般用于描述一个人可能创业的程度、对创业的态度以及创业能力等。
创业意向包括创业可能性和创业行为倾向两个维度。截止目前对高职生创业意向的测量研究表明:高职生创业意向积极性不高,真正的创业执行力相对更低。即使创业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含量不高的创业项目,这一方面可能与高职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完善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高职生对创业资讯了解甚少。因此,如果高职院校积极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让高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有一定的了解,高职生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创业意向。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促进高职生创业意向提升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多由本校学工部门教师兼职担任,这一类教师不一定有相关专业背景,授课时只能纸上谈兵,基本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创业实践案例,授课效果甚微。高职院校应该组织教师团队报名类似向阳生涯这类职业规划师培训机构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团队,专职教师必须有相关专业背景,传授理论知识,兼职教师可以聘请往届成功创业校友、政府或企业人员,主要为学生传授创业方面的技巧、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创业政策等。通过创业者对自身实际创业经历的讲解,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可使学生更加了解创业,从创业成功者的经历中获取经验、规避风险。通过专兼职教师的授课,学生既掌握丰富的职业生涯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知识,为其今后顺利创业打下基础。
2.开展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分阶段提升高职生创业意向和能力
以往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安排在大三上学期,这个阶段学生即将毕业,如果在这时候才开始启蒙学生创业,学生很难在毕业时做好万全准备,不利于培养学生创业意向。全排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业轻重以及社会就业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辅导。高职生的学制为三年,第一年学校重点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意识,确立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增强在校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第二年重在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学习专业课之余,阅读大量会计、管理类书籍,为以后创业储备相关知识;大三年级着重考虑创业定位与实践,学校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与社会环境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同时学校可提供场地与优惠措施鼓励学生在校内“试创业”,通过校内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创业技能,提高今后创业质量。
3.注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性,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创业意向
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都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校企合作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最有效的方式,学校可以Ⅱ强与企业合作,开辟创业基地或者创业园,积极组织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动到实践技能中,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提前感受创业过程和学习创业技能,男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学生愿意投身创业行列。另外,还应该积极鼓励高职生参加创业创新大赛,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中不断增强理论和实践能力。
4.利用新媒体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平台,帮助学生成功创业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及时、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平台,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提供创业政策资讯。具体做法为:学校在每个学生入学初让学生填写个人档案,学校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地域、家庭状况等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向,传授创业技能。对应届毕业生创业在平台上提供学校相关资助,对往届毕业生创业在平台上提供政策导向,对有相同创业方向的同学自动分组,便于日后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每周还可以安排专家在平台上在线交流,对往届创业失败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对应届创业者疑惑进行解答,同时也能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竞争,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