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正在火爆持续中,今天向阳君再拿这个节目说点事。
01
在君合律师事务所高手如云的精英面试者当中,有一位叫丁辉的面试选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不是世界一流大学毕业,也不是985、211大学毕业,属于典型的“双非”毕业生,甚至他都不是法学本科背景。毕业后做了一年销售,裸辞待业,后决定跨专业考研,等他读完研究生来律师事务所面试,已经快30岁了。
四位面试官律师听完他的自我介绍,集体陷入了沉默;史欣悦律师甚至坦言:我们不是太常收到这样的简历。他的潜台词很明显,现实招聘中,像丁辉这样的简历在人事那边直接就pass掉了,根本不会到达他们这边。
入职之后的好几期,丁辉都非常努力,表现都可圈可点。
比如在出具法律意见环节,丁辉的法律意见被场外观察员何炅和徐灵菱律师看好,并预测他“不是第二,就是第一”。
再比如4对4辩论环节,丁辉队伍里三个人状态欠佳,丁辉以一敌三,毫不怯场,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获得辩论的胜利,被带教律师王钊评为“本场最出挑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终丁辉却没能顺利通过考核。出具法律意见环节,丁辉竟然是垫底的第八名,而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把律师事务所的名字打错了,“君合”打成了“君和”。
辩论赛失败的原因更让人哭笑不得。郭涛律师说:丁辉,你的确做得很好,也有经验,但如果你回到刚毕业时来打辩论,会有现在这么强吗?如果瞿泽林努力几年,我相信他能跟你一样,甚至比你更好。
丁辉确实有一年的律师实习经验,但因为这个经验,就该被施加更高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吗?这未免太过苛刻了。丁辉努力表现自己,却被面试官律师们评价为“用力过猛、动作变形”,实在是有一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
探究根源,能感到这些律师多多少少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丁辉。
为什么会这样?
下面这位网友一语道破天机:
没错!就因为丁辉那不出彩的学历,就因为他挂着“双非”的本科背景。
02
不可否认,今天学历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在毕业生能享受到的就业待遇和以前的毕业生简直有天壤之别。
以前是什么样的?大学毕业包分配,分配到的都是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的大企业。
现在呢?随着各大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文凭越来越不值钱,含金量严重缩水。大学生就业早已没了优势,企业对普通高校毕业生毫不重视。更有甚者,在面试条件上写:只招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其余请绕行。
而那些非世界一流大学、非985、211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办呢?他们当中也有很多藏龙卧虎之辈,极具潜力,仅仅因为顶着“双非”的学历,就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失去了在优秀企业中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进不了好的企业怎么办?“双非”群体就没有逆袭的机会了吗?
很多“双非”毕业生选择去读研。继续深造当然也是一条路,但读出研究生就一定能换来理想工作了吗?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天不仅大学文凭越来越不值钱,就连研究生文凭也缩水严重。
就拿丁辉举例吧,像他这样的“双非”毕业生,即便是努力考上了知名的法学院研究生,还有着比别人多一年的工作经验,最后结局怎么样?依然不被律师们看好,最终没能进入君合律所。
那么怎么办呢?
有人说,那就再去读博,去出国留学。呵呵,就算读了博士生,就算出国镀了一层金回来,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了?
在前来向阳生涯咨询的客户当中,博士生和海归依然迷茫的,大有人在。
03
多少莘莘学子把自己的青春、时间花在读书上,一路勤奋地读到博,回国后仍然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高不成低不就,实在遗憾。
究其原因,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很多人都把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学校不好,埋怨自己读的是“双非”学校,于是一味认准“深造”一条路,死读书,读死书,认为学历高了,学校有名气了,就能换来理想的工作。实际上,学校再好,学历再亮,也只是助你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增加进入好企业的概率,但最终,你能否在企业里发展好,迎来广阔的职业生涯前景,还是要看个人的规划。
所以,运用职业规划的科学方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这才是“双非”毕业生逆袭的好方法。
著名职业规划师,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老师在他的著作《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中有一篇非常重要的章节:《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让向阳君受益匪浅。很多人以为毕业之后就是工作,但其实,在毕业和工作之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择业。
那些985、211的亮眼毕业生虽然抢手,虽然很快能进入好公司,但也正因为此,往往忽略了“择业”这一步。
而对于“双非”毕业生来说,如果没有“择业”的意识,目光往往逗留在当下,看到别人进入高大上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国企、央企,很容易产生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从而局限自己的思路,盲目选择继续深造、自主创业等途径,忘记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04
洪向阳老师在《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当中重点强调:择业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你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的品质。而第一份工作对你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的影响之大,恐怕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一个拥有了“择业”意识的毕业生,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会迥然不同:
首先,目光会变长远,不会只局限于当下的现状。心态也会变得平和,没有那么多的羡慕嫉妒恨,没有各种焦虑和恐慌。心态好,便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能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用职业规划的术语来讲:分析自己的职业取向系统,从性格、兴趣、价值观、需求、使命等方面入手,搞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尽快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
第三,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了解、搜集、分析相关行业的信息,评估外部的机遇和风险。用职业规划的术语来说就是职业机会系统,它的核心有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组织环境等要素,它的意义在于明确哪些行业、职位合适自己。
第四,将职业取向系统和职业机会系统结合起来,去寻找合适自己的行业和职业。这就是有的放矢,而不是无目的地撒网。
洪向阳老师在《10天谋定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一书中重点强调: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讲,青年阶段最重要的发展课题是职业的选择。如果让毕业生先就业,有个饭碗,将个人的选择置后,一旦目标和起点无法结合,就会浪费时间、精力和人生。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论》中明确提出职业发展有一个成长期、探索期,再到确定期、维持期,然后再下降。有五个阶段11个发展内容,到了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如果能有“先择业再就业”的意识,就可以首先树立长远的职业目标,对今后自己的人生到底要做什么事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做这个事情要迈开第一步,很多职业目标可以从低位开始。
所以,第一份工作低位并没有什么好惭愧的,它很可能成为你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石。当你清楚这一点时,你就不会心态失衡,不会受外界影响;你会摆正心态,潜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生涯本来就是一场长跑,不在于一时半会的当下,不妨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
在向阳生涯过往的咨询案例中,因为有择业意识而高开低走的后起之秀大大有之;因为缺乏择业意识而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也比比皆是。下面这个案例很典型,也有点戏剧性,向阳君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05
有这样一对发小,张坤(化名)和徐光(化名),他俩从小一起长大,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一个班级,但大学各奔前程。张坤成绩优异,考入上海一所985大学,而徐光发挥欠佳,只考入一所普通本科大学。
四年后两人毕业,张坤顶着985大学的光环顺利进入一家知名国企任职,刚毕业就享有较高职位,薪水也比其他人高出一截,这在应届生当中比较罕见。张坤引以为傲,常在同学会上各种显摆。
与之相反的是他的发小徐光,毕业后很不顺利,面试许多企业,遇到的都是985、211的竞争对手,面试之后便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记忆最深的一次,好不容易有机会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面试,结果面试官一看他是“双非”毕业生,直接就喊下一位。这给徐光带来很深的心里创伤。六年前,徐光来向阳生涯咨询的时候显得非常沮丧无助、已经失去了找工作的信心。
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根据徐光的具体情况,首先跟他做了深入沟通,让他认识到自己在学历上不占优势的事实,摆正了他浮躁的心态。
随后,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通过职业取向系统为徐光分析了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因素,替他搞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明确了职业方向和目标;又通过职业机会系统为他分析了相关行业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组织环境等因素,明确了哪些行业、职位合适当下他的情况。经过更多系统性的测试,最终明确徐光的职业定位。给到他的建议是——先去创业型小公司。
很快,徐光就找到一家前景不错的初创型企业,那个平台有更多的机会与空间等着他。徐光也很努力,不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那家企业创造可观的价值。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徐光个人也获得了飞速的提升。
戏剧性的是,六年后的今天,徐光介绍他的发小张坤来向阳生涯咨询。原来,当年张坤进入国企后不久就发现企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明争暗斗的现象时有发生。他努力工作,积极表现自己,结果不仅没得到领导器重和赏识,还遭到其他同事的排挤,说他爱出风头。渐渐的,张坤感到力不从心。
今年,受疫情影响,他们部门大批裁员,他是其中一个。出来之后他才意识到,这几年他一直处在“职位虚高”的状态中,没有积极磨练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几年来在“职务通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凭着985的耀眼学历,他先后找了几家公司,却遗憾地发现,因为缺少技能的迭代更新,他要胜任本行业工作已经非常吃力,最终在试用期就被辞退。
分析张坤的情况,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得出结论:张坤名校毕业,实力不凡,但在毕业后一味追求外表光鲜亮丽的国企,完全忽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缺少职业发展目标,无法在国企发挥自己的实力,空有一身本领,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而今天的徐光,已经成为他所在企业的部门经理,前景广阔,有巨大的晋升空间。
06
莘莘学子付出大把的时间、精力、大好的青春年华,谁都不希望最后落得一个迷茫、困惑、看不清前景的结局。所以,懂得在就业之前先择业,懂得为自己做好长期的、清晰的职业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
今天,也越来越重视“双非”毕业生“毕业=失业”的现象。近日,教育部最新发文:用人单位应为“双非”学历提供同等就业机会。
希望全社会一同努力。
一方面,专业的职业规划机构能够与学校进行广泛深入的协作,从高中阶段开始就普及生涯教育,为高中生、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择业”指导;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应摘下有色眼镜,为“双非”群体提供平等的面试机会,别让丁辉这样的优秀人才因为“双非”学历而埋没,让丁辉这样的精英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飞黄腾达。
End
你是不是“双非”毕业生?你有什么心酸的面试经历呢?欢迎留言跟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