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有一个咨询客户找到了向阳生涯,说起自己的工作经历,就一个字,忙,实在是太忙了。
每天很早就到公司,几乎天天加班,很晚才离开,总是感觉工作做不完,累的半死不活。可是呢老板根本看不到他的辛苦,不仅没有加工资,还经常说他工作效率不行,工作方式有问题。
自己觉得是在为公司呕心沥血,可是在老板眼里就是瞎忙一场,这真的叫人郁闷。
职场上瞎忙的现象确实很常见,有的人忙得没时间兼顾家庭,可是工作上还是一团糟,有的人忙得天天晒加班,但却是最先被公司优化掉的那一批人,忙得浑浑噩噩,忙得没有计划,而且忙得没有价值,说他们瞎忙其实一点不冤枉。
向阳君这些年来也见证了不少职场人从瞎忙到靠谱的质的飞跃,发现很多瞎忙的人都是没有抓住职场进阶的关键的节点,错失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也因此在忙碌中迷失。
向阳君大致归纳了7个职场的关键节点,在这些关键点,结合职业规划的理念和一些实用的职场心理学效应,一定能帮助瞎忙的人规划好发展的方向,摆脱尴尬。
01
第一,理解“马太效应”,不让投简历瞎忙。
马太效应,指的是一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极分化的状态。
职场上的马太效应,就是有的人发展越来越顺利,一路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有的人频繁跳槽没有积累也没有方向,陷入了发展的恶性循环,别说35岁危机,可能在25岁的时候,已经被同龄人甩开。
会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和他们有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息息相关,目标明确的人,一直在有条不紊执行自己的计划,持续不断地进行有效的积累,这些积累最终会变成他们丰厚的内生涯,帮助他们更进一步。
反之,没有清晰目标的人,频繁跳槽,所做的都是片段的、不相关的积累,时间一长,他们的劣质展露无疑。
因此应届生在步入职场,投简历找第一份工作之前,一定要深刻理解职场中的马太效应对自身发展的意义,才能更谨慎更有规划和针对性的求职。不要在投简历的时候就瞎忙,海投各种不适合,也不明白到底是做什么的工作,就算入职了,很可能也会因为难以认定工作而离职。
迷茫的问题如果延续到下一份工作,你说差距是不是会越来越大呢?
02
第二,用好“首因效应”,不让面试瞎忙。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会在对方这里形成和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现象。
放在职场上,员工和公司之间的第一印象,往往出现在面试时。
面试官每天要见的候选人不计其数,在专业能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你凭什么可以打败其他人,拿到offer呢?
注意自己的着装,注意仪容仪表的整洁就不用说了,HR们必问的职业规划问题,也可以好好准备一番,在你的回答中,如果能包含对公司的了解,包含自己长期发展的心愿,加上你的能力也达标的话,在他们的候选人名单上一定会有个不错的排名,可以加大自己在这次竞争中的优势。
面试也是一次双向的选择,HR考察你的时候,你何尝不是也在对公司做评估,公司的氛围,面试官的谈吐,如果这些让你觉得不适的话,也应该谨慎选择。
03
第三,懂得“蘑菇定律”,初入职场不瞎忙。
“蘑菇定律”指的是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但是,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从学校到职场,很多职场新人身上还保持了一些学生思维,比如曾经就遇到过咨询客户小A,说自己刚拿到offer的时候超级开心,但是一进公司什么也不懂,直属的领导也不负责,什么都不交给她还处处嫌弃她做的不好,给她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是不是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都会觉得,自己不会的东西,就理所应当有人来教?事实上,这样的想法过于幼稚,会让你在职场成长最快的前三年中难以立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的学习,才是成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的第一步。
主动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甚至是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才不会在最该成长的年纪瞎忙!
04
第四,明白“杜根定律”,迎接挑战不瞎忙。
杜根定律指出,一个人胜任一件事,85%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智力。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应用于职场,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在面临挑战时总是手忙脚乱先觉得自己不行,不要机会明明就在眼前,但是自己先拒绝了。
其实这也需要每个职场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定期的职业规划必不可少,知道自己的能力、经验到底积累到了怎样的程度,就能有足够的自信在机会来临时,把握住,并且做到最好。
05
第五,应用“登门槛效应”,提升自己不瞎忙。
所谓的登门槛效应,指的是要让他人接受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简单一点的需求,这样更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向阳君认为,将登门槛效应用于职场和工作,最好的就是用在自己的能力提升和目标设定上。职业规划一定要跟上后续的行动,否则再好再合适的规划,也只是纸上谈兵,行动就需要目标的指引。
比如对一个刚刚入职的新人来说,给自己定一个成为总经理的目标实在有些遥远,可以先把目标缩小到自己跳一跳能够到的地方。一下子设定一个很高的目标很容易让人失去信心,产生放弃的想法,分解成小目标,一步步来,更容易接受。
06
第六,用好“飞轮效应”,积累自己不放弃。
飞轮效应,指的是为了使静止的轮子转动起来,一开始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但当飞轮越转越快,到达一定的临界点,无需再费更大的力气,轮子会自己转动,并且不停转动。
向阳生涯的卓越之轮模型其实就脱胎于飞轮效应,定位就是轮子的轴心,轴心稳了方向定了,能沿着一个方向不断地快速前进。
很多人职场发展不顺都和定位不稳息息相关,当一个人迷茫的时候,面对工作没有动力,面对困难更没办法坚持,但只要先摆正了定位,让轮子转动起来,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顺利。
同时,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让自己能够厚积薄发,不要因为过程中的辛苦半途而废,等到轮子转动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07
第七,理解“安泰效应”,跳槽转行不瞎忙。
安泰效应定义是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
就像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只有在潮水退去时,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看作是平台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大平台会赋予很多人机会和光环,但但是如果把平台的优势当成自己的本事,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还是会吃亏的。那些35岁被裁员之后去送外卖的高管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很多人直到离开了平台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这时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让他们在退去平台的红利之后,重新把职业生涯拉回正轨。
在人的一生中,职业生涯占据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工作多年只是瞎忙,不仅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抵御不住风险,而且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得不到职业上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因此,做好职业规划势在必行,职业规划本身就是严谨的综合交叉学科,包含了一部分的心理学知识,用好这些知识,在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给自己前进的动力,也能引导自己做对选择,在发展路上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