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心董明珠最近的四场直播带货。
曾经号称“坚决线下,绝不直播带货”的董明珠最终还是顺应了线上发展的趋势,亲自上阵为格力直播吆喝。
以她的影响力,直播的首秀声势浩大,但是因为直播过程中几次掉线、网络卡顿导致翻车,卖货额仅为23.25万元,38件商品中有17件颗粒无收,其他销量均为个位数。
董明珠当然不会满意这样的结果,很快卷土重来,在第二次直播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3个小时销量达到3.1亿亿元,风头甚至压过了当天同样直播带货的直播界顶流李佳琦+央视名嘴朱广权的小朱配琦组合。
两次直播对比鲜明,其实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不得不提。
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她直言自己直播首秀翻车后,训斥了工作不够细致的负责人,“三十多岁的男主管被我骂哭了”。
而负责的男主管也挺委屈,为自己辩解:说我们天天在这都没回过家,对此董明珠的回应一如既往的强势:“我说那是两件事,你勤劳,但不一定有收获。不能因为你天天在这不回家,做了个不好的东西,我也要用,没有这个道理。我可以不选择你,因为你不够我满意。”
董明珠雷厉风行的铁腕形象一直以来深入人心,一直以来她就是事业心强的女强人的代名词,会对下属严格要求不足为奇,但是把人骂哭还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这件事背后,最应该引起关注的其实不是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和相处问题,而是“功劳”和“苦劳”的问题。
一味强调苦劳的人,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付出,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隐患。
01
只讲苦劳的人,不懂的结果导向
先不说董明珠一贯的女强人作风,骂哭下属的措辞是不是过于严苛,只强调自己苦劳,其实也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工作创造的价值不足。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领导不看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是挺让人委屈,然而职场是一个讲究结果导向的地方,你的能力和价值要受到认可,就一定要交付相应的成果。
理性思考一下,如果没有结果导向,站在公司的角度,就是底下的员工对一个个项目做了无用功,如果难以创造价值,那么公司怎么继续发展?
就算站在员工本人的角度也是一样,公司发展不好,作为平台上的个人能讨得了好?况且难以交出一个满意的结果,也意味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弱,能力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东西,如果不上心,最后自食苦果的肯定还是自己。
一个合格的职场人一定要有为自己的岗位负责的专业素养,这就需要目标导向,强调要以终为始。有了具体可测量的细化目标,围绕目标的落地,再细化各个阶段的工作,最终去实现目标。
通常都是最懂得结果导向的,是能做好职业规划,有清晰职业定位的人。因为有了定位,也明确了上升的通道,这个能力也会被他们运用于工作,快速提升自己,然后达成职场发展上一个好结果。
02
只讲苦劳的人,只是看上去很勤奋
你是不是有一加班就喜欢发朋友圈的同事?
拍拍咖啡,拍拍夜景,拍拍电脑屏幕,有意无意在强调自己的苦劳,但回想一下他们的日常呢?他们究竟是真忙还是假勤奋?
一个HR朋友曾经和我吐槽过他们公司的一个实习生小可。她说,小可刚来公司的时候,公司里的人对她印象都不错,每天来得早走得晚,嘴甜也乐意给大家帮忙,给花花草草浇个水、帮同事打印文件的事情没少做,但是她最后没过试用期。
原因很简单,时间一长,大家都品出味来了,小可确实每天都很忙,但忙在自己分内事的时间有限,忙得根本不在点子上。然而有些事情明明叮嘱了好几次,但还是犯了同样的错,到最后拖延了团队的进度,还需要别人分出精力去额外收拾他的烂摊子。
小可就是典型的有苦劳,但只是假装勤奋的人,他也许是做了很多事,但背后他一没有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二没有明确工作中的轻重缓急,三没有理解工作“做了”和“做好”的区别,这样的人自然没法留下来。
之前也说了,职场强调结果导向,如果你和另一个同事,面对同一个任务,你拖了3天勉强完成,而同事一天之内已经又快又好的完成了,那结果会怎么样?老板会感动于你的努力,然后去重用另一个人。
如果发现自己只有苦劳,而没有功劳的时候,就一定要及时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并且去解决,而不是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在工作中看上去很勤奋的人,最终只会把苦劳变成苦果。
03
只有苦劳的人,把自己困在固定的思维里
会把苦劳挂在嘴边的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我做过了,我付出了,所以没有功劳我还有苦劳。
这其实只是一种自我满足,除了感动了自己之外,一文不值。一定要跳出这样的固定思维,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发现,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他们的固定思维会体现在很多事情上,比如不愿意挑战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不能坦然的处理自己的坏情绪,没有做好成长的准备等等,他们会给自己设限,因此困在了苦劳里挣脱不出来。
可是,总想着60分万岁的人是考不出高分的,总想着依靠苦劳的人,也很难得到功劳。
向阳生涯其实见过很多咨询客户,都觉得自己资历更长,为公司付出更多,所以当发现最后升职加薪的不是自己的时候,他们的心理也会失衡,这也是功劳和苦劳在博弈的结果。
然而经过向阳生涯平台的职业规划师的梳理之后,往往发现很多问题出在他们自己身上,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导致努力错了方向,定位不清于是一直在做不擅长的事等等都是常见的情况。
因此,作为职场人,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别让自己陷进苦劳里,走出来才有未来。
现实中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多的是以成败论英雄,多得是成功者,说起他们曾经的艰苦岁月的时候,已经云淡风轻,仿佛不值一提,因为他们已经交出了最好的答案,曾经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为现在加冕。
所以,收起那些“我有苦劳”的思维吧,对苦劳的过分强调只会让自己掉价,拿出时间好好思考自己的现状,梳理问题所在,把苦劳变成功劳,那么付出一定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