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向阳生涯又接到一个咨询客户的求助,说自己今年30岁,对自己的未来有点慌。
客户名叫小徐,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售后技术人员,虽然不是大厂,但工资还是挺可观的。他告诉我们,年后复工的时候公司裁了员,他自己没上裁员名单,但好几个比他年纪大一些的技术人员都被裁了。
一开始小徐觉得,疫情影响,企业裁员也是没办法,自己留下来非常幸运,没想到和几个被裁的同事聊过之后,才发现自己想的太天真。
同事告诉小徐,公司裁员不是因为受疫情的影响,而是觉得他们都三十好几了,公司需要“换一些新鲜血液进来”。
这理由听上去挺冷酷的,但却是现实,这也戳中了小徐心里最隐秘的忧虑,是不是再过两年,自己也会成为被公司劝退的一员呢?
沟通期间,小徐的一句话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能回到5年前我25岁的时候,我肯定再努力一点,省得现在担心。”
25岁,在职场是非常关键的一段时期,能在25岁的时候打好基础,对整个职业生涯后续的发展是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事实上还可以把时间的范围更扩大一些,如果在职场的前五年,合理规划目标,安排好时间,都会让你的未来更轻松。
通常来说,初入职场的前5年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他们选定了某个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并且开始决定当前的职业是否能成为长期发展的职业。如果适合则通过发展,进入职业生涯发展的确立阶段,如果不适合则需要及时止损,重新探索。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起点是有高低之分的,在19年的职业规划实战咨询中,向阳生涯发现,超过85%的咨询问题都是因为探索阶段没处理好。
那么工作前五年最常见的是哪些选择问题,又有哪些应对之策呢?听听向阳生涯怎么说吧。
01
职业兴趣: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小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频繁跳槽的咨询客户,他找到向阳生涯求助的原因就是希望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的职业。
在他工作三年的时间里,他起先做的是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岗,后来嫌弃技术太枯燥,就转型做了销售,试用期还没过,又觉得销售要背的KPI压力太大,于是跳槽去做了运营......就这么兜兜转转,又先后试了行政、策划,3年至少换了5份工作,却还是找不到满意的。
见一行爱一行,然而没过几个月就开始干一行恨一行,就是小李这类人的真实写照。频繁跳槽的坏处不用多说,每份工作都只有零星几个月的积累,工作经历之间根本衔接不上,甚至连岗位的核心都还没触摸到,更别说能从这些经历中得到有效的沉淀了。
很明显,小李缺乏职业规划,但他不是不想规划,而是兴趣太多,不知道该怎么分辨哪些兴趣是可以转换为职业兴趣的。
向阳生涯建议:
兴趣可以转变成职业吗?能,但是不能轻易把所有兴趣都变成职业,比如你喜欢唱歌,但是天生五音不全,自娱自乐还好,想成为一个音乐人未免有些太为难自己。
不过,通过兴趣展现出相关的特质,其实能给人一些参考。而想要做一个职业兴趣的自我评估,可以用一些测评工具,比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或者MBTI性格测试,这些测试在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使用,比较能直观地展现一个人的特质。
比如霍兰德测试中的6种兴趣类型中,R型的人往往动手能力强,I型善于思考,A型艺术性强,S型乐于助人,E型富有事业心,C型井井有条,这些特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用对了地方,都能发挥所长。
如果觉得解读出的结果和自己可能没那么像,也可以试试求助专业的职业规划师,让专业的人帮你答疑。找到合适的方向,不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随着自己在专业上能力的提升,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也在不断增强,因此不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在职场的前五年,如果能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顺利过渡到确立阶段,无疑是非常幸运的。
02
工作味如嚼蜡:想改变,我能做什么?
小琳原本计划毕业后留在大学所在的一线城市打拼,但父母却希望她回到家乡发展,并托关系给她安排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工作虽然稳定,却像一潭死水,两年干下来,只觉得每天味如嚼蜡,对生活也失去了热情。有时她也会思考未来的发展,然后深深地怀疑自己:为什么明明每天都有在辛苦工作,但还是觉得看不到未来?
像小琳这样的咨询客户,尝试改变的同时,新的疑问也会跟着冒出来:除了现在的工作我还能干什么?换工作真的会变得更好吗?
向阳生涯建议:
想改变却找不到方法,毫无疑问是非常让人纠结的。需要重新做职业规划,就需要重新回到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改变自我认知不足的现状。
首先,通过职业规划,需要盘点自己的兴趣性格,盘点自己这些年培养了哪方面的能力,盘点有哪些可以借力的人脉资源等等,通过粗定位,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方向。
然后,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向目标靠拢所需要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目标感和竞争力。裸辞大可不必,但工作8小时外的时间,却是一定要好好积累和安排的。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唯一的不同就是你如何利用,有的人能把24小时过成48小时,而有的人却只能过成1小时,还总是感叹时间不够用。
那些能把一天过成48小时的人,必定善于管理时间、管理自我,他们也一定获得的更多。
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有伟大成就的人,向来善于自我管理。”
03
摇摆不定:面对几个选择怎么选才对?
常常听说选择大于努力的说法,不是努力不重要,而是选对了之后,你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努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尤其当你还在职场的前5年,你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工作理念都尚未定型,在这期间进行有效职业探索,能帮你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迅速找到快车道。
从第一份工作开始,职场人就一直在做选择,是选择高薪还是选择兴趣,是选择安稳平淡还是冒险进取,是坚持自己的主见还是遵从别人的建议?
犹豫不决中终于做完了决定,但又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做了错误的选择,耽误自己未来的发展,开始新一轮的纠结。
向阳生涯建议:
每次遭遇职场选择,都需要再一次梳理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选择之前,你的职业价值观就是你心底真正的声音。
谈恋爱时我们常说要三观一致,你有你的爱好,我有我的追求,我们互相接纳并陪对方做喜欢的事,一定是让人羡慕的。但如果反过来,你看不惯我,我嫌弃你,没法共处同一个频道上交流,这日子真的是没法儿过下去。
把以上的场景代入到工作中,把角色换成你和公司,甚至你和老板,是不是也同样道理。如果企业的价值观是高效的,狼性的甚至996的,而你本人则是一个追求安全稳定甚至轻松自在的人,你们的价值观根本不在一条线上,双方都不满意,就只能一拍两散。
选择一份工作之前,不仅仅要在技能上人职匹配,更要在价值观上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责,才得其用,实现个人和企业发展双赢的效果。
时间真的不等人,特别是当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不顺的时候,时间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你在职场前5年没想到的那些事,很可能就变成了未来的雷区,而这些都是可以提前躲开的。
从职场前5年开始,一步步做对选择,10年后回头再看,才有云淡风轻,可以一笑而过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