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相信所谓的“铁饭碗”吗?
李开复曾经说过:“未来10年,50%的人将要失业。”当时正是人工智能刚刚兴起的时候,他想表达的是认为很多机械重复的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这不是危言耸听,特别在经历过这次疫情之后,看到多个行业受到冲击,很多公司因此裁员、倒闭,又看到最近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向阳君甚至认为,也许不用十年,很多人就会有失业的风险。
在疫情期间,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环境,很多风险不是自己能够预料和规避的,这时最稳定的要数体制内,捧着“铁饭碗”的一群人。
朋友小欣就是国企上班的普通文员,疫情期间企业的效益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毕竟国企大平台稳定,所以小欣的收入一分没少,停复工的时间也紧跟着地方政策走,甚至在很多人担心买不到口罩的时候,企业还给他们员工寄了一包口罩。
她在朋友圈里特意晒了单位发的口罩,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羡慕。小欣这种疫情期间不慌不忙的状态完全依赖于体制内的稳定,但从个人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你不能指望一份工作成为你一辈子的铁饭碗,你得创造自己的铁饭碗。
01
铁饭碗的危机
事业单位、银行的那些职员,都是传统上被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那群人,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
从2019年初到现在,事业单位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将近一半。从2020年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在年底前全部实现。取消事业编制,编制工变合同工已成定局,转为企业的人员失去事业编,工资待遇按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发放,效益好的话收入影响不大,反之收入将会下降。
像河北唐山取消了多个路桥收费站,对当地人来说,既省钱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拥堵,是一件大好事,但没想到对这个政策最反对的,是收费站的收费员。有位大姐情绪崩溃,我今年已经36岁了,除了收费什么也不会,接下来该怎么办?
同样的事情在银行也常有发生,有数据统计,工、农、中、建四大行从2014-2018年总计裁员超7万人,还有更多被动转岗的志愿不计其数,从近年来向阳生涯接到越来越多的银行从业者的咨询案例,也可以看到一丝端倪。
“铁饭碗”的危机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很多人,未来“铁饭碗”职业只会越来越少,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也不要一叶障目,多跳出来审视自己,也审视外部的环境,培养自己打造铁饭碗的能力,才是这个时代里个人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
02
如何打造自己的铁饭碗
1)做好职业规划,确定发展目标
职业可以规划吗?事实上,就是因为时代发展得太快,才更需要对自己有规划。
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老师说过,即使市场不断变化,产品时刻推层出新,但其中所呈现出的"趋势"是可预测的,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一个方向上累积足够多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对未来的趋势做出配套的发展规划,让自己的发展先行一步,而随波逐流只会让自己在面对机会时措手不及。
如果能通过职业规划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无疑是非常理想的职业状态。
围绕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沿着一条轨迹去积累经验,像编程、机械、写作、策划等都属于专业技能,都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积累,能力也基本不可能提升。
像那些目标不清的人,最常见的职场行为就是频繁跳槽,他们就没法实现长期的积累。
每种职业都有它独特的专业性,只有专业,才有地位。客观地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职业,在某个领域达到专业,三五年以上的时间是必须的。
越清晰的发展蓝图,越能激起内心奋斗的驱动力,在积累的过程中也会主动钻研,主动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找寻差异化优势,形成顶端优势
做好职业规划的目的是明确自己的定位,厘清未来的的方向。而后续要发展得好,就要找到差异化的优势。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提到一个例子,市场把“耗油量、安全度、舒适度”等指标作为SUV领域的通用标准后,某普、某桑及其他竞争品牌各项指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趋同------导致同质化。
职场应该是讲究差异化优势的地方,这就要求你不断地做到精益求精而不是面面俱到,增强你的优势,形成顶端优势,才是拉开你与其他竞争者差距的最佳途径。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无形的手”的概念,意思是当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追逐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时,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就实现了最大化。
这其中还有一个观点:决定市场价格的,不是成本,而是供需。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职场,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工作关系,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价值交换,简单来说,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在用自己的技能换钱。
用罗振宇的话来说,就是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如果你拥有的技能人人都会,就可能面临失业、被替代的风险。
而反过来,公司提供了岗位的需求,员工作为供给方需要付出自己的能力,在岗位上创造价值来满足需求,这个过程中,你能创造的价值越大,你越拥有别人达不到的技能,你本身就越具备稀缺性。越是稀缺自然就越值钱,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可以不仅能拿到高薪,他们被替代的风险也大大降低。
3)保持学习,培养可迁移能力
无论是长期的积累还是顶端优势的形成,都需要你保持学习。学习的过程中,可迁移的能力也是决定你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
所谓“可迁移能力”,就是你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或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后可复用的能力。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可迁移能力就是U盘化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常见的“可迁移能力”有沟通、书面写作、工作计划、组织管理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多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即使面对危机也能快速转身,利用自身优势快速融入新的行业或者职能。
好的工作习惯是可迁移的,有始有终,有计划有反馈有复盘的闭环思维,放到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一个值得夸奖的好习惯。
职业规划的能力也是可迁移的,不管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遭遇了哪些问题,能及时梳理自己,妥善调整目标,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逻辑清晰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样是可迁移的,曾经有高管因为PPT太丑被公司开除,但也有一个家中负债的大学生,因为PPT做得好,不仅帮家里还清了债务,还创业成功实现了财务自由。
就比如疫情期间遭遇裁员的一些职场人,如果想转行,专业上的技能肯定暂时跟不上,但如果他们的沟通、写作能力上也有优势,完全可以成为他们转行的一个突破点。
一些可迁移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自己的顶端优势延伸,和自己本职工作的主要技能相互促进,比如一个HR,除了本职工作的负责的某一模块,还可以延展去学习一些职业规划相关的知识,对于招聘对于员工内训等方面,都会有更多的收获。
这个时代,一心追求稳定的“铁饭碗”是不现实的,不信你数数2020年已经飞出了多少只黑天鹅?你不知道未来还会发生哪些事,对个人、对行业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你能做的只有打造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抓得住机遇,也不惧任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