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乍一听到这个问题,你心里应该也会洋洋洒洒冒出许多的感想,然后叹口气继续自己繁琐的生活和工作。
都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其实长辈也好,领导也好,甚至你看的那些公众号里,或耳提面命或不经意间告诉你很多人生道理,但很多时候都被当成了耳旁风,没记在心里。
很多人只有自己走了弯路的时候,才会回过头,想一想“早知道...”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早知道”,有些道理越早知道,越早用于自己的人生、职场,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有近 50 万的关注和1.3 亿的浏览,其中的很多高赞回答,对于很多人职场上的迷茫会有不小的启发。
01
工作上的疑问一定要自己先去找答案而后才寻求帮助。
查找之前的培训资料是否有描述,或者有没有发过相关的邮件。未经任何思考,也没有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贸然去问前辈,人家只会觉得你是个无脑的寄生虫,并且你永远也无法自我成长。
—— 2.6K 赞同答主,五斗禾
职场新人最容易犯这样的错,面对工作上的疑问,要么就是埋头苦干不敢问,要么就是问题零零散散一大堆,却没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埋头苦干型的人容易事倍功半,而提问前自己不思考的人,则依赖性太强,还保持着典型的学生思维,说不定一边提问一边还在心里抱怨怎么自己都没人带。
其实这样的职场新人不在少数,电话咨询向阳生涯的客户小A是名校毕业生,一毕业就拿到了500强企业的管培生名额,按理说他在学校足够优秀,进了职场怎么就碰壁了呢?
后来听了他的讲述才知道,原来一进公司,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的直属领导一点都不负责任,不肯教他也就算了,去问问题还会被嫌弃,让他很受挫。
然而要知道职场不是学校,同事和上级教你并不是理所应当的,只会一味被动地接受信息,做一个复制黏贴的传声筒,等待别人给自己答案,自己永远无法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法主动成长,对一个职场人后续的发展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02
做合适的工作,发挥你的长处。
做着合适的工作,你的长处便是你的长处。做着不合适的工作,你的长处也会变成短处。
在合适的岗位上,你的木讷是冷静,你的固执是坚持。在不合适的岗位上,你的勤奋变成了蛮干,想象力丰富变成了天马行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呆在不同的地方,你会成为不同的自己。
强者呆在哪里都是强者,这句话是让你满足于当下的不堪的麻药。只有在适合你的地方,你才会是最好的自己。
—— 3K 赞同答主,蓝天先生
这个回答是最符合职业规划理念的一条回答,在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老师的《10天谋定好前途》中,认为:职业规划的目的并不只是让我们有份工作可做,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更高级的需求,我们希望工作的更开心,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有更好的发展。
而能满足工作的开心,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前提,就是有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职业定位,找到每个人的独特竞争优势,就能确定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的职业领域,从而实现与他人的差异化发展。
在职业规划中,职业定位是核心,这是职业生涯的方向性问题。它决定了一个人相当长一个时期乃至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找到一份符合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在技能和经历上都能真正人职匹配的工作,对职场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只是前半句。
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后半句是:“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大量练习、大量努力来磨练的技能。
优秀的选择能力本身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也叫作“决策能力”,它包含了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仔细对比,这是一个极为辛苦的认知过程。
而它也包含了在信息不那么对称的情况下进行一把小小的赌博。如果把它总结成一句话:我们必须努力学会真正清晰地思考和决策方式,才能让自己是“做选择”,而不是“做赌博”。
— 48K 赞同答主,学霸猫
在职场,你要知道怎么选择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一定要经过一个职业规划的过程,就像这位答主学霸猫说的那样,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对于外界信息的收集,对自身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分析,最后还需要进行匹配,整个过程并不轻松。
做对了决策会让人事半功倍,做错了决策则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回到正确的轨道,其中要经历的挫折和困难不言而喻。
做职业规划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认识的局限性,特别是对自己的理解可能存在的偏差更大,大部分人在职业规划实践中都需要他人当然协助。
早早地在进入职场的初期,就完成职业规划的梳理,并且伴随着自己的发展不断的修正,才是能让自己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关键。
04
值的唯一标准,就是结果。
纠结方法程序没有意义,以结果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学会「不择手段」地完成你的工作目标(不违反伦理道德和法律)。无论选择在家上班还是在单位 996,只要完成KPI,怎么都行。无论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都要以作品说话,而非强调学历、资历自我感动。
—— 66K 赞同答主,戴西巫巫
职场人都应该具备结果导向的思维,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向阳君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过这样的观点,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现实往往是“成王败寇”。在工作中,你能不能拿出“过硬”的成果,决定了你能否走上更高的台阶。
其实,所谓结果导向,是把工作结果视为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其他事情也看,只是比重没有那么大。对于公司来说,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强不强?最直观的就是看其工作结果好不好,很多时候过程再努力没有好的结果,只能证明要么用错了方法,要么还是能力不够。
此外“结果导向”思维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帮助职场人建立一个目标,工作起来更能有的放矢。从向阳生涯18年的职业规划咨询实践来看,有目标,做计划,再行动,一定比那些目标不清晰、不坚定的职场人发展更好。
05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被时常觉知的东西,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如果你时常觉得自己在一件事上很努力,很可能表明你并不喜欢做这件事。到最后你会发现,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一个是你需要很挣扎才能坚持下来的,需要很多挣扎的都死在了半路上。
—— 158K 赞同答主,徐佳鑫
时常有人心血来潮去办了张健身卡,去报了一门兴趣课,可是到最后健身卡的时间到期了也只去了2、3次,兴趣课上了几次就已经失去了兴趣,到头来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职场上是一样的,确实有些人心志坚定,就算明明不喜欢某个行业但硬逼着自己去拼去做,最后也能成功,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这其实也是职业规划的意义所在。
从事同样一个职业,不同的心态会导致后续截然不同的发展。有人认为每天在干活,做事,做完了就ok,而有的觉得自己正在从事某种职业,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正在干一番事业。认为自己正在干一番事业的人,他们绝不会用挣扎的眼光看待工作,反而享受自己每一次的成长和突破。
职场的发展其实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道理知道了,记在心里了,然后行动上靠近了,才能变成对自己有用的养料,帮助自己走好职场的30年,职业规划毫无疑问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因素,从职业规划开始,早规划早受益,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