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很多人已经开始盘算明年的规划,加薪、升职一定是逃不开的话题,但是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却一点不简单。
欣欣是一家公司的人事专员,这份工作是她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已经做了2年,一开始上班的时候她就非常努力,每次和经理一起面试的时候,都会主动学习对方的经验,老板也夸她进步很快。现在马上进入在这家公司的第三年,她自认为工作比较努力负责,对招聘的整个流程也烂熟于心了,就算现在让她去做招聘经理也可以胜任。
但问题是目前公司没有她可以晋升的通道,欣欣犹豫了一段时间以后决定跳槽,并且顺利拿下了新公司招聘经理的职位。然而跳完槽升职加薪之后,欣欣却后悔了。因为和她想象中的游刃有余不一样,招聘环节总会出问题,不是招不到人就是招来的人部门不满意,曾经顺顺利利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却变得磕磕绊绊。
连着几次下来,欣欣觉得自己在公司有点尴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她花时间去学了很多专业知识,可还是没过试用期。
其实欣欣面对的这道坎是很多初入职场年轻人的通病,而在一个人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是不太可能一路顺风顺水的,总结了向阳生涯多年的职业规划咨询案例之后,向阳君发现职场人至少需要跳过3道坎,才可能在自己的行业内有一番作为。
01
第一道坎:职场新人期,太高估自己
欣欣作为一个工作2年多的职场新人,恰恰处在一种专业技能上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阶段,对自己能力的专业程度也没有足够的认知,很容易犯高估自己能力的毛病。
欣欣如果想成为一个招聘经理,需要的积累还有很多,不仅需要对企业用人需求进行预测,对招聘岗位进行分析,对招聘途径进行调研,还需要选择招聘渠道还有招聘过程管理和面试技术等等,欣欣在这两年其实只负责和接触了其中两、三个环节的工作,而没有完整地参与过从招聘到录用的整个过程,对自己的能力有明显的高估。
其实在她这个阶段选择跳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心态浮躁又想要追求高薪和头衔就草率地跳槽,少了整体的积累,短板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虽然想要重新找一份工作不难,但想要独当一面成为管理层,还有不小的距离。
因此想要跳过这道坎,这个阶段的职业规划,最重要的就是沉下心提升自己,多看多学,不要因为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而是要站在行业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而非好高骛远。
02
第二道坎:职业塑造期,不懂得调整
向阳生涯创始人洪向阳老师在《10天谋定好前途》中写过,对大多数职场人来説,生存资本都是依靠积累而来的,这种积累包括了经验、能力、人脉、口碑等等,都是能有效提升个人商业价值的关键。
工作3年后,你在一个领域的发展才算初窥门径,自然而然的就步入了职业的塑造期,这个阶段中,职场新人已经不再是新人了,他们逐渐熟悉组织文化,了解组织内情,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同时也对自己的优势、劣势,需要扬长避短的地方有了更深的理解。
特别是一些大公司经历过轮岗,或者小公司的多面手,不能再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了,个人的职业规划一定是要定期进行的,根据自己当前的技能、经验等等,对对职业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和矫正。
很多人的职业规划一直都不清晰,工作了5年、10年都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地在职场成长,更缺乏目标感,长久以后,如果不懂得及时调整,很可能陷入选择的迷茫,难以进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培养。
03
第三道坎:职业稳定期,没有Plan B
向阳君在很多职场社区都看到了过类似的烦恼:30多岁在几个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程序员,工作稳定,拿着不错的高薪,但却都有一股焦虑,担心自己稳定的现状随时会被打破,而自己除了敲代码没有别的技能,一旦遇到裁员这类事情该怎么办?
30多岁的职场人都有了10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大多数人已经不会跳来跳去没有方向,而是在某一个行业持续发展了。但是职业发展上很多意外是个人没法规避的,就像10年前大家想象不到纸媒的衰落,20年前也很难想象网购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了,一方面是要持续磨练自己的顶端优势,在硅谷很多4、50岁的软件工程师是非常吃香的,因为他们个人的能力能够创造出的价值远比付给他们的工资要高得多,年龄不仅没有限制他们的发展,还成为了非常好的助力。
另一方面,你也需要一个抵抗风险的Plan B。以自己的职业技能为基础衍生出副业就是很多人的选择(自己的精力要分配好,不能顾此失彼),比如很多猎头、HR来参加向阳生涯的CCDM高级职业规划师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结合自己的主业,发展职业规划师的职业。
在学员中,有不少人成为了咨询师,也有的在媒体平台开设了付费的专栏,对他们来说,抗风险的能力一定会比其他人强得多。
在职场中遇到挑战和困难在所难免,不过对于这3个显而易见的坎,早做准备早跳过,不仅能帮自己尽快实现身价翻番的小目标,对于长远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从职业规划开始,为了2020年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