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在贝老的一生中,荣誉无数,曾获多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而他的作品就是他最好的代言人,在他长达70的职业生涯中,融合中西方的设计理念,创造了无数经典的作品,著名的美国图书馆东馆、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等等,都是他给世界留下的宝贵财富。
贝聿铭老先生的职业生涯无疑是辉煌而又成就非凡的,而如果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来看待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其实能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那么大家在缅怀之余,不妨跟着向阳君一起看看贝老的职业规划到底是怎么样的吧?
01
童年影响,兴趣成为了一生的事业
众所周知,贝聿铭先生望族出身,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家族在金融、医药、银行多个领域均有地位,优渥的家境给了他从小更宽的眼界。
青少年时期的贝聿铭往返在苏州和上海居住,苏州园林中那些精巧的假山、石桥、瀑布等等中国元素对他影响深远,而在上海,则是他建筑梦萌芽的地方。在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上海,贝聿铭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他曾说,“我从上海,略微看到了我在苏州未曾见过的未来或是未来的开始”。
每次放学,在电车上看到当时有远东第一饭店之称的国际饭店,他都会被这栋建筑的宏伟美感所深深吸引,着迷于它的24层楼高和二百多个房间的庞大体量,甚至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
贝聿铭日后坦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度,我被它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兴趣的种子就此埋下,并且一路生根发芽,让贝聿铭为建筑事业奉献终身。
1935年,他如同所有当时国内大户人家的有志青年一样,选择出国留学,希望学成后报效祖国,但是他并没有选择父亲希望他念的商科,而是选择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后来因为宾大建筑系当时弥漫着的古典主义氛围与期待吸收更多新思想的贝聿铭预期不符,他又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后来去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硕士。这期间,他确立了“找到建筑的内涵并把它表达出来”的设计思想,并一直延续下去。
很多人都希望把兴趣做成自己的终生事业,但兴趣从萌芽开始到自己一步步的积累磨练,需要多年的坚持和长久的热爱,贝聿铭做到了,最终成为了当代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02
象牙塔到市场,每一段经历都有意义
毕业后贝聿铭短暂留校担任助教,不久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入当时地产大亨齐肯多夫的齐氏威奈公司担当建筑师。去到这样的地产公司,经常要面对城区重建、低成本改造这样的项目,在通往建筑大师的路上,这并不算一个很好的起步。
事实上,贝聿铭对于自己确实有很明确的认知,上世纪60年代,他为自己的母校麻省理工大学设计了三座楼,不过,在这里,贝聿铭遭遇了一点麻烦。因为设计的错误,某一栋教学楼的塔楼门有时因为风力无法打开,后来不得不改为开放式的景框。这个阶段,贝聿铭也曾经感慨,“我的思维好像因为一直做低成本住宅而变得僵化,很难打开思路。”
后来贝聿铭也曾经遗憾地表示,“在齐氏威奈的12年一定程度上推迟了我在创意方面的发展,然而,这段经历增进了我对于都市开发的深入了解。”这直接影响了他的设计,既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同时又极具现代感。
这样的风格,为他赢得了之后让他彻底在美国建筑领域站稳脚跟并且名声大噪的机会——设计建造肯尼迪图书馆。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家人决定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来纪念他,相比参与竞争的颇负盛名的建筑师,贝聿铭还是无名小辈。
关于这次竞争,当地媒体称:初选入围的几位建筑师,在会见肯尼迪夫人时,多少都阐释了他们想要怎么设计。轮到贝聿铭,他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流露出的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的设计理念,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在贝聿铭身上,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养分,幼年时在上海、苏州的经历加上多年的海外生活,让他的建筑设计中,既有东方的灵动意蕴之美,又融合了西方的几何流畅之美。
曾有人评价贝老“贝聿铭是一个难得的跨文化样本,他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里穿越。”
03
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如何化解危机
成功如贝聿铭,职业生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1973年,他就曾经历过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
1966年他正接手了汉考克大厦的设计方案,汉考克大厦的委托方来自一家历史悠久的保险公司,他们希望贝聿铭能够在建筑上压倒自己的对手品牌,顺便改变波士顿的天际线。贝聿铭对方案修改了6次,最终才定稿。
然而严重的情况出现在大厦建成即将投入使用时,1972年夏天,即将投入使用的汉考克大厦上的某些玻璃片开始出现裂缝,,第二年,风暴从西北部侵袭波士顿,汉考克大厦附近的数百扇窗户被这座建筑脱落下来的玻璃碎片打破。建筑危机爆发了。
直到1973年10月,玻璃破损的原因才被查明,它并非来自大厦的奠基作业或者风暴的威力,而是源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症结。但是舆论的影响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并让工程预算从原来的7500万美元猛增到1.2亿美元以上。在技术问题解决以后,一系列诉讼案依旧纠缠了汉考克大厦的委托方直到1981年。
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深陷这样的官司意味着信任危机。汉考克事件后,贝聿铭的事务所先后失去了IBM和洛克菲勒的项目,他的事务所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面对这样的境况,他没有放弃,而是将眼光暂时投向了海外,拓展自己在海外的业务和影响力,在新加坡,他为一个金融集团打造了52层的总部大厦,在中东,贝聿铭为科威特建造了带有拱廊的阿萨拉姆商业街,这一次职业生涯的危机不仅安然度过,同时让他的声名漂洋过海,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这进一步说明了真正有能力有实力的人,即使面临职业生涯的低谷,也会敦促自己用更扎实的技艺和更顽强的心性去应对来自事业的挑战,这样的抗压能力,也带来了最后的成功。
贝聿铭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70年的职业生涯里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有朝一日当我们有机会踏足老先生生前的作品时,也想想他的一生,也许会有更不一样的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