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这是电影《至暗时刻》中,丘吉尔演讲时所说的。这句话,其实也是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村修二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前最好的写照。
出生在普通的小渔村,经历平凡的求学时代,考进了国内排名垫底的大学,毕业之后又进入了一家不知名的小化学公司。
如果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中村修二的人生可能就像日剧里那些平凡的小角色一样,每天为生活奔波,作为一个小技术员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
但是他,硬生生从一条三流之路里走出了一流的人生。
01
如果我们以职业规划的角度解析这位成功的诺贝尔奖得主的职业生涯的话,一定能发现,他成功背后的每一步,都暗含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和定位。
供职于小工厂期间,中村的工作内容是开发各种颜色的LED,但是他给自己的定位从来不是一个技术员,而是一个科学家。为了这个定位,他寄希望于通过论文取得博士学位,因为在科学界,没有博士学位只会被认为是技术员而不是科学家。
带着这样的目标中村挑战起了当时在学术界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发高亮度蓝光LED。
缺少蓝光LED是LED用于推广照明最大的障碍,所以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量的科学家都渴望开发蓝色LED灯,但他们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成功过,其中不乏拥有雄厚资金支持,拥有更先进实验设备的研究人员。
而中村,甚至因为长期没有成果,公司都不打算再给他的实验提供预算,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一头扎了进去。
很显然,研究蓝光LED对于这时的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让他感觉到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这份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和他对自己的定位完全吻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还需要专注的性格,强大的动手能力以及敏锐的研究改进能力,这些素质恰巧中村都具备。
在全身心的投入研究的过程中,中村展现出了他内向而善于独立思考的一面,内向的性格让他非常善于思考和总结事物的本质,也因为善于从内部汲取能量,他往往会忽略很多外界不看好的声音,更加专注于他的研究进展。
这位著名科学家的霍兰德职业兴趣很可能在I型(研究型)和R型(现实型)上非常突出,这直接体现在了他钻研和动手操作上。
因为研究经费的短缺,中村往往需要自己动手,调试甚至改进实验设备,在那段他还没有成功的岁月里吗,中村每天七点来到公司,从早进行设备的改造,下午做反应实验,从不间断。
制作设备、锻炼熔接技术、亲手操作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他对实验的所有细节烂熟于心,看似枯燥的工作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也为他日后的发明打下基础。
此外,宏观的的大行业对一个职业生涯的影响,也在中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为推动人类文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能拿到诺贝尔奖的却屈指可数。
中村之所以成功了,就在于他所研究的这个领域,正是LED全面推广应用上最大的绊脚石,是困扰了许多科学家长达30多年的难题。蓝光LED顺利研发之后,LED光源真正开始照亮世界,推动了整个行业发展的中村能获奖,是实至名归。
02
清晰的定位,只是中村职业规划成功的第一步,能沿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依靠的还是他多年以来的坚持。
他曾经说过: “有一百个人都告诉你前面没有路,你还是要独自前行。失败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只要有一点点成功的可能性你就要独自坚持下去。”
实验室因为成本的原因,没有采购带有新技术降低爆炸危险的材料,每个月都会经历着两到三次的爆炸失败,在这种艰难甚至危险的情况下,中村还能毫不放弃,归根到底,能让他坚持下来的还是他内在的驱动力。
研究之于他是一种乐趣,更是毕生的志趣,被这样的目标所驱动,造就了他的毅力和行动力。
中村的坚持还体现研究之外的生活上,他非常会约束自己,生活有节制。即便是在中村最投入研究的实验阶段,他也没有因此熬夜打破日常作息,而是每天八点,准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
“对研究过于热衷,就算过着不规律的生活,也不一定能出好结果。我虽然付出了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但还是坚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
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像中村一样,有这样清晰的目标,这样自律的意识,这样坚持的付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很难不成功吧。
03
在向阳生涯多年接触到的迷茫的咨询者中,很多人说起自己事业不顺的原因,会归结于没有考上好大学,现在的工作太枯燥,公司平台太小发展有限等等,他们觉得自己拿的一手烂牌,不知该怎么翻盘。
这时再看看这位如今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中村修二,他的经历和我们的咨询者何其相似,但是靠着对自己清晰的定位和规划,靠着多年的坚持和自律,他已经收获了他的荣誉。
输在起跑线又怎样,找对了跑道全力加速跑,一样可以超过前面那些人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