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从事职业规划领域以来,不知不觉已经有了三年有余,案例也做了100多个。每每静下心来,总是有些惘然。
从咨询的实际效果来看,只有30%的客户在我的帮助下,职业发展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提升,还有近50%的客户,却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处境,空有好的愿景,却无法实现落地。
我戚戚然的地反复地阅读一份一份的咨询报告,脑海中不断回放客户的音容相貌和殷殷的期许,疑惑处,直接和每个客户沟通求证。自己的客户询问访谈后,又与同行老师多次沟通。
如此状态,三月有余,终于总结整理出一个调研报告,得出一些结论,抛砖引玉以让同行或者职业人深思。
1、 知行不一,一方面认为自己应该在更好的平台公司发展,以获取理想的薪资收入,但另外一方面,又只投简到较低要求的公司。从而在实际结果上,还是在以前的职业圈子发展,无法更上层楼。明明可以克服下困难就可以到理想中的平台发展,可是,急于找到下家的心态,导致自己无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 定位不清,认知不协调。现有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无法支撑职业预期,因此在求职中屡屡碰壁受挫。这个类型的职业人,往往不能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水平,简单的说,明明是第四流人才,却一定要到三流二流甚至想到一流公司去。
3、 职业探索期错过了,职业经历没有锚定的行业或者岗位。这类的职业人,简历中所呈现的职业经历没有一个超过2年的,从事的行业和岗位都很平均,也没有好的绩效表现。
4、 现有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与内心的职业预期和性格倾向冲突不协调。这个类型的职业人,不喜欢现在的职业,厌倦现在的职业。比如,有个客户会计专业毕业,从事会计职业三年,但很厌倦所从事的会计工作,不喜欢重复的严谨细致的工作,而工作中的失误又加剧了这个认识,但实质上,他的职业发展选择面不大,但发展路线很清晰,只是需要克服一些困难。记得,有个国外的案例,
5、 对职业的错误认知,总是认为,一个理想的职业就应该是让自己舒心,让自己轻松胜任,而不是让自己不爽。所以,职业规划的作用就是让自己能够比别人更少的付出,让自己总在舒适区中从业就能取得理想的职业成就。
总结出了这五类,我开始通过重塑自我来实践。一年下来,虽然付出巨多,但也收获满满,也验证了重塑自我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具体来说,针对上面五类,我的建议如下。
1、 对于知行不一的,实质还是心态的问题,第一对自己缺乏信心,第二内心安全感不足,总是想通过迅速找到工作来稳定自己。作为规划师,需要通过一些技巧,帮助客户重塑心态,让客户强化信心和安全感意识,并用教练技术引导其求职行为。
2、 对于第二类,用俗话来说就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类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认知严重不足,认知失调。重新定位自己,重新认识各类企业的需求,是解决这类的关键方法。我曾经通过利用岗位胜任力和职业技能的测评,来帮助客户,让ta明确自己在所处的行业的竞争力,这样,ta求职投简就很精准了,被单位录用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3、 在做好职业规划的同时,加强日常辅导工作,平时就要通过心理疏导,消减客户的习惯性放弃行为。既然没有了职业探索,那就在现在的职业机会下,不管喜欢与否、擅长与否,都咬牙坚持,让自己的简历有一个干成的项目或者两年成功的职业经历。当客户在我们的辅导下经历了这些收获的过程,一定对成功的心态有感悟。
4、 此类型的客户,需要灌输成功心理学,需要通过多次的面询,把成功做事心态植入客户内心深处,同时,也要让客户学会休息和调剂自己的内心平衡。我曾经做过一个案例,是苏州的一个主管会计,她性格测评为esfp,霍兰德测评下来也是属于艺术性的特点,按照职业规划理论,确实不合适做会计,但不代表她就完全不能从事这个行业,我连续三个月和她面谈,也不说教,只是给她讲大量的类似故事,告诉她同样的处境,成功的心态应该是什么,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擅长还是不擅长,总会碰到一些困难,唯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才能做什么成什么。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好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当融合了我这些理念的职场故事,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影响了她后,终于在三个月后的一天,她告诉我她完全明白了,领悟了。咨询做到此时,还没有完结,我又耐心的引导她学会休息,一个esfp的性格做了会计,就要学会每周至少一次的和朋友聚会,就要去和朋友旅游、吃吃美食等。半年后,她不再焦虑,工作也稳定了,老板也把她升成了财务经理。知道这个信息的那刻,我长舒一口气,高兴的同时,也深深的为当下的职业规划市场担心,一次性的面询,很难做到让客户的职业规划落地啊。
5、 这类实质是对职业规划的误解。职业规划的前提,是建立在现有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上面,如果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职业,需要足够多的条件才能支撑,比如经济、人脉、人生阶段职责等。当下的中国,大部分的职场人,性格和职业技能都已经固化,职业的选择面已经很窄,或者说只能是以前轨迹的延长而已。心态改变,重塑认知,才能做好职业规划,否则,再好的职业规划都是空中楼阁。
综上,我们发现,解决的方法都是建立在重塑上面,重塑认知、重塑技能、重塑心态、重塑性格、重塑行为习惯。
让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享誉天下。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我,该感谢你们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重塑心态、顺应当下环境的势,接受命运给我们的道,再排除万难更加努力,职业成功自然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