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在厌倦了自己的职业后,经常会考虑的一种职业调适手段,工作几年,并无建树,横向比较,不如别人,看看未来,并没有让自己兴奋的可能,于是,就开始琢磨,是不是这份工作不适合我呢,于是开始,跳槽、转行,当然像很多女性朋友,开始孕育新生命,这都不失为一种调适方法,但是怎样评判适合度呢?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2个真实的小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我们先称他为B某某,大学念的是工程专业,而他特别对财务类知识非常有兴趣,又非常排斥工程,他的志向是未来成为某家企业的首席财务官。他做了些什么呢?于是在大学4年期间他额外去补了关于财务金融类的知识,并且在毕业季时,拿到了一份注册会计师的资质,虽然他有这个资质,但是他非常清晰,他的理论专业知识没有那些财经大学财会专业的硕士生甚至本科生来得强,于是,他选择去四大进行基层岗位的技能锻炼,大家都知道四大属于比较苦逼的行业,差不多3年左右,他学到了实操技能,掌握到了众多行业的背景,拥有了审计、财务、金融等各类知识,之后,其选择了与其大学专业相关的行业(房地产)担当财务主管,若干年之后,实现了他对自己的规划,成为了某知名房地产企业的CFO。……通常把此类型称为曲线救国。
接下来的故事主人,我们称呼她为C某某,也是理科的背景,学的是电子技术专业,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开始,C某某就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找和此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没有兴趣,不喜欢,在校期间她更注重一些管理技能的培养和文笔的书写技能,出校门之后她选择了一份总助的工作,做的也不错,也发挥了她的特长,但是差不多4年左右,她所在的公司毫无征兆地突然倒闭了,当然是公司老板资金运作的缘由,在她回到市场找工作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缺乏专业技能。于是她在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兴趣后,选择了花一年的时间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的突破,一年后,C某某就整合自己的优势,进入到一家企业去做到人力资源的岗位,并且在3年不到的时间,做到了人力总监。
上述两个故事,在故事中,大家应该能感受到几个词,我们把它聚焦一下:兴趣,技能,定位,通路。
兴趣让你发现适合的专业或者行业,技能让你进入能胜任的职位,而定位找通路是帮你筛选你喜欢的工作方式、同事和公司,更多的时候,是要和价值观来相匹配。把兴趣、能力、价值观交集出来的就是一个完美的职业特质(职业定位):好的职业应该是你喜欢的,能做好的,而且能使回报给你想要的回馈的(当然这种回馈不能单纯指薪酬)。兴趣推动学习,学习带来行动,在行动中发展出新能力,能力又发展出更大的兴趣。这是一个快乐循环。在这份职业中,你会体会到,快乐感、掌控感、满足感。----这样的职业就是最适合你的。
有不少人,会因为某个原因,比如薪酬高、离家近、职位高等等,而选择了一份职业,却忽略交集。当然在我们周围也存在很大一部分这样的人群,就是无所谓——跳槽频繁无所谓,有固定薪酬就行;专业不专业,兴趣不兴趣也无所谓,日子照样过。往往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出现瓶颈。你会发现他们很飘,内心不踏实。当你缺失兴趣的时候,表现出厌倦,缺失能力的时候,表现出焦虑,缺失价值的时候,表现出失落。
再给大家分享1个小故事,我们一个称之为D某某,是一位财务,大学选择财会专业是因为她母亲是会计,说这个专业稳定,后来她也如愿以偿进入了较好的财会类学校,后来也进入了一家国企做财务,一做就是10年,她担当了财务总监。但是某一天,她找到我们说,她出现了职业倦怠,她特别不想再做以财务为主的工作,但她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我们相信这类人群在你们的周围一定有,这个时候,我们帮助她对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梳理,发现了她最擅长的兴趣点,并帮助她如何去迁移这个技能,找到她不想做财务的根源,最后,根据她现有的技能,价值观需要再拓展的技能以及行业市场分析,帮她梳理出一个适合她发展的第二职业,同时在积累到一定时机后可以有效变更为第一职业。她非常满意。当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就确定了什么对你的生命有价值,什么是值得做的,当很多事情都值得做的时候,你必须选出“最值得的”,这就是你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天赋和能力。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行,而规划则是一副地图,它可以帮我们厘清方向,找准方向,选择合理的路线,以最短的时间,走最少的弯路,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