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个词,叫中产阶级焦虑。说的是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之间的群体当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焦虑状态。
他们挤地铁或公交上下班,工作卖力,时间观念强。周末不是去参加各种培训讲座,就是泡在图书馆,抱一本厚厚的经济学或管理学,一啃一整天。
他们生活克勤克俭,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经费,精打细算,恨不得把每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他们危机感强,时刻担心银行卡里的积蓄瞬间清零,看见周围的同时买奢侈品、出国旅游、生二胎,自己却只能咬紧牙关,盘算下一月有没有什么大的支出。
你以为他们很穷,生活入不敷出,不得不通过不断提升自己、节约开支来获得财富上的积累?——NO,相反,他们当中很多人月收都在2万以上,甚至更高。
马云曾说,他最羡慕每个月收入2万到3万的人,他说这些人是最幸福的,后悔自己创立了阿里巴巴。其实他不知道,他所说的人当中,没有几个人是摆脱了中产焦虑的。
为什么拿着这么高的薪水,工作稳定,有车有房,却还是无比焦虑?到底要要月入几万,才能摆脱这种焦虑状态呢?
事实上,即便是千万、亿万富翁,也常常会为钱感到焦虑。因为焦虑的本质,在于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你买了股票,于是每天盯着股指,心情随着K线的起伏大起大落。你不知道,到了明天,手上的股票会不会突然崩盘。
你贷款买了车和房,工作能力在最近几年达到了巅峰,相应地,收入水平也触到职场天花板。你不确定,再过几年,等工作能力大不如从前,思维水平停滞不前,自己是否还能从容应付每一项生活开支。
孩子出生了,尿布、奶粉钱现在也许不必发愁,但你无法预知,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在教育和娱乐方面的支出,会不会远远超出你所预设的限额。
你创业成功,在行业的红利期,狠狠赚到一笔。但当行业的风口一过,经济下行,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从云端跌落泥土,债台高筑。
谁制造了你的焦虑?
第一,越来越快的社会变革。70年代,你觉得成为工人、进入工厂基本上就衣食不愁了,但到了80年代,你发觉工厂说倒闭就倒闭,想要一辈子高枕无忧,进入国企才比较牢靠。而到了90年代,很多国企的员工都已下岗,万元户的概念深入人心,仿佛你只有成为万元户,才能余生安稳。到了现在,这一切什么都不算了,所谓万元户,不过是人家一个月的收入。互联网的兴起,技术日新月异,支付宝、朋友圈、网约车、共享经济,你之前闻所未闻的一些新生活方式突然空降,新的趋势不断覆盖旧的秩序,你必须不断向前跑,才能勉强跟上社会变革的脚步。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你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焦虑也随之产生。
第二,社会竞争的加剧。“遍地英雄千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社会丛林法则下,职场生力军不断涌入,作为上个时代的职场主力军,你随时都有被“拍在沙滩上”的可能,精神压力不可能不大。前辈们多已功成身退,开始退居二线享受生活了,而你初初为人父母,比上不足,比下也未必有余。公司新来的小鲜肉、小姐姐们一个个龙精虎猛,做方案、提建议,丁是丁卯是卯,工资上涨了一截又一截,仍在原地踏步的你,如何能不感到焦虑?
第三,中产标签的禁锢。寒窗苦读十几年,你终于从贫穷落后的村子里“出逃”,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勉强安了一个家,虽然大部分钱是贷来的,但你终于不必再像祖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纯粹靠出卖体力来赚取温饱。你成为了这座城市新兴的中产阶级,对以后的生活满怀期待。人往高处走,你过去过惯了苦日子,再也不想坠入到那个阶层中去,你置换房产、车辆,想要拼命融入更上一层的圈子,即使不济,也要保持现有的社会地位。可你发现这并不容易,于是你从一个敢打敢拼、有热血有理想的工人阶级变成了一个满腹心事、焦虑不堪的中产阶级。
如何缓解这种焦虑?
既然焦虑的本质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要解决它,也要从不确定性出手。
首先,给自己做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解决职场发展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贯穿了大部分人主要的生命阶段,不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就只能如浮萍一样飘来荡去,内心的恐慌会随着年岁渐长与日俱增。利用科学的理论方法,综合自身兴趣、性格、价值观、知识、技能等要素,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整合自己的可迁移资源,集中所有精力向目标职业进发。虽然收入的高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焦虑,但可持续性的收入预期会极大缓解你内心的恐慌。
其次,撕下中产阶层标签,解决生活的不确定性。“忠于自己,诚以待人。”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有太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想明白。过度消费是当今很多中产阶层生活苦恼的根源,市场不断扩大甚至创造新的需求,目的是诱使人们购买各种必需和不必需的物品和服务。你置换房产、车辆,让孩子接受最高规格的教育,享受最好的生活,说到底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肯定,而非忠于你自己真实的内心需求。只有撕下身上的中产标签,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是迈向乐活人生的标志。
写在最后
适当的焦虑是前进的动力,但长期囿于焦虑状态,惶惶不可终日,会有碍成长型家庭的发展。解决焦虑的办法不是逃避,而是去理解和面对。“你无法阻止暴风雨的到来,却可因理解而将损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