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批判文学塑造了一系列著名的“多余人”形象。“多余人”是青年贵族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渴望有所成就,但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从而无所适从,其结局是悲剧性的。“多余人”的这些特征使得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没有融入感,他们的人生陷入深深的苦闷迷惘中。“多余人”的人生状态成为诠释“孤独者”一词最深刻的典范。文学大师站在历史的高度揭示出“多余人”是一种“世纪病”,是时代的产物,然而伟大的作品总是能够跨越时空国界,具有真知灼见的人类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同“多余人”那样有着社会疏离感的孤独者不乏少数。有些年轻人愿意宅在家里,一宅就是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但他们并不是为着将来努力学习,而是把大好的年华浪费在虚无沉湎的游戏世界;还有一些年轻人虽然将自己置身于人群中,但时而会灵魂出窍,与朋友一起去吃饭,对人满桌的美食食之无味,一起唱k,看着别人嗨唱,自己坐在一隅暗自神伤,想着来了也没什么好开心的,早知道就不来了。他们偶尔的高兴也只是感伤后的热情;还有甚者,他们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昼伏夜出,黑白颠倒,心中无名充斥着愤怒,对很多社会道德观念嗤之以鼻,什么都不值得自己去追捧,唯独快乐至上,享乐至上的人生态度才是他们的名言,圣典,信仰,行尸走肉般活着。
这些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不作为的;对待自己的方式是冷漠的,残酷的;他们的行为表现是无能的和可耻的,对于未来的职业和人生,他们毫无规划。这些被孤独感抓掘住灵魂的人的心境就如同周星驰电影里的一个画面:主人公垂头丧气,失魂落魄,缓步前行,他身后是熙攘川流不息快镜头的人群。写满落寞悲凉。
面对着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种种诱惑,面对着多元化的道德精神导向,处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难免无所适从。可这些都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安然地将自己的灵魂驱除出境,将自己沦为丧失自我的孤独者。我想没有人真正愿意与周围的环境隔离,被别人被社会忽视,遗忘,抛弃,跌入孤独的深渊。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融入人群融入社会才是人的本能。
孤独不单单是一种形单影只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寒彻心脾的悲凉心境。孤独者也许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多大的障碍,但是他们与他人相处时总会给人一种距离感,被动感,他们的内心比较封闭,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个人情况,也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孤独者通常也不擅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他们更愿意独自不受干扰的完成一件任务。孤独者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对他们的个人发展有相当大的阻碍。
“拿出主动,真诚和一点热情与他人交往,你会收获善意和更大的热情;找到那个能让你立足于社会的目标为之努力,让你那可飘忽不定的心踏实,稳定,安顿下来;培养积极上进,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始终保有希望和信念;试着去多了解自己,发掘自己身上闪光的一面,多一些自我认同感,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悦纳自己;问一问自己,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别再浸淫在连自己都厌恶的生活里不去自拔,不去疼惜怜悯自己。”这些是我所能想到的摆脱孤独的方法。
导致一个人产生孤独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找出你的始作俑者,做那些你能想到的挣脱逃离孤独魔境的事。因为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把自己从孤独中解救出来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声明:本文由非签约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向阳生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