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在沧海桑田,风霜刀剑中早已容颜变迁,如泥沙沉舸,任光阴的浪涛冲刷、腐蚀而残破不堪。幸好,有文字为鉴。
读史之愉悦,恰如与几千岁的神人心灵相交。他们从时间的迷雾中缓缓走来,生动、鲜活,人格的力量跃然纸上。由此反思人类本身,肉身的存在不过百年,而精神的能量穿越古今,若不读史,我们的视野越不过当下百年,在百年的历史情境中,我们终逃不脱时间的藩蓠。
若读史,你便如攀登上人类精神高峰的勇者,极目四望,山河故国,大江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何其美哉!
历史比较研究,即通过不同程度地把历史上各个不同的民族加以纵向和横向的对比来探求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而将中国史与欧洲史比较着读,实在是有趣。比如我最近读完了这两本书:《极简欧洲史》和《万历十五年》。
《极简欧洲史》的作者约翰郝斯特是墨尔本拉筹伯大学历史系教授,致力于澳洲的公民教育,一直担任澳大利亚公民教育委员主席。他以极简洁和风趣的语言,为我们梳理了为什么欧洲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以及基督教文明之所以改变世界的各种特质。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为开篇,描述了这三大文明元素如何彼此对立,又彼此融化,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在欧洲诸多世纪的纷争中,催生众多性格截然分明的历史人物:皇帝、教皇、骑士、农民,乃至最终诞生世界上第一批享受繁荣与启蒙果实的公民。
为什么欧洲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现截取历史场景加以解释,作为现代文明源头的古希腊,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希腊城邦就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事务大厅。“所有的男性公民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透过投票表决”。古希腊人研究科学,并相信世界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在经历罗马帝国崩灭后,欧洲国王的权力日增,却不曾演变成东方的专制君王。因为“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从私有财产权出发,衍生出人权观念,是西方价值的核心”。
另一本中国史《万历十五年》由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撰写。从明史中以万历十五年为开端,撷取一个时间段剖析发生在明朝的若干历史人物命运。包括: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励精图治、权倾朝野而死后被清家清算的元辅张居正及其继任申时行,古怪正直却仕途失败的模范官僚海瑞,被排挤而无用武之地的猛将戚继光以及在思想的自相冲突中自刎而死的名士李贽。这些人物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呈现出明帝国走向衰落的草灰蛇线,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为公元1587年,彼时,欧洲的西班牙舰队扬帆海上并登陆英国本土,在此之前的1501~1504年间,哥伦布第四次远航发现美洲,接着,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在此之后的1640年,英国资产阶段革命爆发。西方世界以流血、冲突和斗争的历史进阶,完成了“从神性到理性”的精神进化与体制上的全面蜕变。而此后的300年间,中国的皇朝历经明、清,兴衰迭荡间,无数皇族与文人在宿命的体制中挣扎、抗争,而后,终于在1840年,中国的国门被欧洲人的坚船利炮轰开,至此,以儒家思想安身立命的中国文人阶层在世界文明的冲击中,痛苦地探索着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
百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譬喻故事:一群人被囚禁于洞穴,每天唯一看到的影像就是投射在洞穴上的影像,他们对着影像争吵、推理、辩论,他们相信这些影子是世间真实的存在。后来,其中一人意外走出山洞,他看到了阳光下一个美好的立体世界,他又惊又疑,为自己在山洞中的一切而感到羞愧不已……是的,当你身在洞中,你不可能看到真相。
所以,读书,可以穿越历史的迷雾,触摸真实世界的络脉。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正置身于喧哗与凝重的历史舞台前,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人也是演员。我们的时代,与我们每个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