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二本院校的挂科党,到一个地产公司的营销负责人,一个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读了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今天这篇东西,是在我自己的办公室写的,现在的我是一家大型开发商某个项目的营销负责人。
一、大学的我
我是2011年大学毕业,在广州一所二本大学就读,学的是新闻专业。
挂科是我的家常便饭,每年的期末考都是临时抱佛脚;不喜欢的课就经常不去,喜欢的课下大雨我也会去上;跟那个时候的女朋友去图书馆自习,经常都是她看书我睡觉;这样的我,绩点当然在全班排倒数。于是经常自我安慰: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就行了。连英语四级也是考了三次才过,六级就直接藐视不报名了。
虽然在学业上我是放弃治疗了,但是在其它方面我还是在努力折腾的。大学时期,我找了三家单位实习,其中有一家我到现在还一直念念不忘的--今年上市了,造就了新的中国首富。能够进入这些实习单位,后来也是听面试我的几个HR有大概一致的评价:我的准备很充分,表达的逻辑性也不错。
二、求职的时候
说实话,我大学期间从没想过自己会去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是我心里大概有一些清晰的观点:1、从销售做起;2、平台比待遇更重要;3、行业比职业更重要。
为什么会想从销售做起,无非两点:锻炼人、能赚钱。同时我也明白,只要有足够高的平台,就会匹配足够高的待遇。那么,选择一个处于上升期并受关注的行业,比去选择一份稳定的职业要更重要。
因为学习差,考公务员和考研就完全不是我的菜咯。所以从大四一开学,就开始认真关注各类校招信息。我做了一份内容和排版都算漂亮的简历:首先是有亮点的实习经历,其次是做了一张微笑着很自信很阳光的头像,还有就是所有的实习经历都是总结式的描述,逻辑清晰(从实习的主要工作项目到收获的宝贵经验,有事件有数据),最后就是这一份简历阅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定位清楚:这是一个想从事营销而且也很适合做营销的毕业生。我所有的描述包括兴趣爱好、实习经历、其它社会实践等都是围绕着营销定位这个主题去开展的。
有了适合自己的一份简历,就是海投了。宣讲会也参加过几场,其实也只是感受一下那种氛围而已,没多大实际作用。估计也是因为学校比较一般,再加上英语太差,被通知面试的机率也不高,但是比我身边很多同学还是机会多很多。当时也没什么钱,还是买了一套西服,每次面试必然外表光鲜上得了台面。只要给我面试机会的,我几乎都能走到最后一关,我觉得参加面试最重要三点:准备充分、过程认真、精神面貌一定要好!参加面试的行业也五花八门,银行的、房地产的、证券的等等,后来有一家挺大型的银行都终面了,HR也看得出来对我挺满意的,但是没给我offer,后来我自己了解了一下,收到offer的都是研究生学历的。
当时面试现在所在的公司,也没想那么多,知道这是一家全国布局的大型房企,发展平台应该是不错的。事实证明,进来之后发现,发展平台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正好这几年是快速扩张的时期。从网申到一面、二面和终面,好像都是一周之内完成的,当时也对这家公司的办事效率产生好感,够果断绝决。当然,进来后也终于知道高效率是建立在没日没夜的工作上完成的。全部面试完过了一个多月就签了三方协议了,工资才3000元。
总的来说,我的求职经历很简单,看准了,就选中了。最让我介怀的是,当时没有面试成功管理培训生这个岗位,而只是一个最基层的销售助理的岗位。这反而也激发了我奋起直追的计划和欲望。
三、职场的蜕变与成长
2011年的3月份,当时还没毕业,就被分配到公司在广州的一个小项目实习了。当时的我是销售部门唯一的一个助理,自然是杂七杂八的什么活都干。从前台接听电话、客户来访登记、各种物料的整理、仓库的管理、现场环境的维护、销售类的协助工作,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没有周末,有时连续一个月也没休息过,直到今天,我也从来没有休过一天年假,真的是一天都没停过的状态。我在保证自己的基本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很喜欢翻看学习公司的一些文件和房地产方面的知识,包括建筑也包括营销;我也很喜欢跟销售们请教和学习,也经常主动帮他们做事情,他们在接待客户和签合同的时候,我就去打下手,其实这样才学得快。
快速地适应了公司的文化及工作节奏之后,我开始思考并为自己在这家公司以后的发展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往管理层发展。阶段性目标是:第一年要入选管理培训生计划(校招的时候落选了,但是人力资源部说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察还是可以入选的),第二年要做到最基础的管理层,起码是个主管,第三年就要做到部门经理级别。当时,看着周围的上级,也了解到在公司没做个五六年是基本不可能升到经理的,所以也会觉得自己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既然有了这样的目标,努力去做就是了,而且,在订立目标之后的每一个阶段,我也真的全部做到了。
第一年,我把自己定义为最不怕吃苦,也最不怕吃亏的一年。在新员工培训期间,我主动参与竞选当班长,培训期间还带着大家每晚加班排练节目,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就上演了一场挺成功的培训班毕业演出,给人力资源部的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一年,我连续性地出差,半年多时间跑了七八个城市,做的都是最基础性的工作,很累,却也收获了很多,最重要是跑的地方多了,认识的同事和领导也多了,这些人脉对于以后自己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这一年是打基础的一年。由于出差多,所以补贴和奖金也多,刚开始工作的半年多,基本上平均每月有5-6K的收入。
2011年9月,进公司半年时间,我从助理升为销售。我开始了短暂的销售生涯,因为相对比较勤奋,业绩也还可以,也遇上了一段好的时机,半年多时间也赚了十几万。这个时候,也顺利地入选了公司的管理培训生训练营,参加了一些管理课程的培训,更加清晰了在公司发展的定位,感觉自己可以往管理层的方向更靠近一步了。因为新员工培训的时候给人力资源部的领导留下不错的印象,平时也会主动地保持联系,那个时候我也主动提出想去集团总部轮岗学习的想法,人力经理也帮我安排了。
那是2012年的8月份了,我被安排到集团总部一个挺不错的部门轮岗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在那里结识了我后来的领导,也是因为他,我才能那么快的在第三年就负责一个项目。
短期的轮岗结束后,公司在广州的一个新项目也启动了,机会来了!凭着清晰的思路以及对于销售团队管理的理解,我竞聘成功为销售经理了,这个职位是经理级别的了,比我刚开始定的第二年做到主管级的目标算是超额完成了。这个时候,我的年薪也变成30W了。一年半的时间,我从销售助理做到销售经理,年薪从五六万升到了三十万。当然,工作节奏和压力也翻了几倍。我开始了疯狂加班的日子,也开始品尝到对一个团队的销售业绩负责的巨大压力。
在这期间,我也在广州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当时首付还跟朋友(到现在还一直很感激那个土豪好朋友,打了个5分钟的电话他就给我汇了10万借我)借了十几万,咬咬牙几个月时间也还清了。那个时候我毕业还不到两年。
做销售经理将近一年的时间,项目也一直很好卖,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个时候就该要寻找新的机会和突破点了。以前在集团总部轮岗认识的那位领导,升迁到某省做总经理了,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他也一直有意向叫我过去,有机会获得新的发展,我思前想后,要离开广州去外省工作,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女友(大学毕业后就一起住,那时还没办婚礼),但是女友却挺支持我的,叫我放心去获取自己职业上的机会,好好把握。
于是我在2013年的11月份调到某省工作了,过渡了三个月时间,在2014年的年初我终于获得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升职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这个时候也正是我职场的第三年,也是比较圆满的完成我当年的职业规划目标。年薪也大幅度提高了,具体的就不说了,也出现了一些猎头给我打电话介绍工作机会,都是一些基本年薪五六十万的职位。当然,目前自己的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还是想继续在这家公司奋斗下去,毕竟作为校招生一步一步走过来,有汗水也有泪水,投入了很多感情,也挺适应及认可企业文化的。
职场是很现实的,作为职业经理人,你不能为企业赚取利润,你就随时有可能被下岗。所以,人情是建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倒是想跟很多应届生去分享,不要刚进一家企业受到一点所谓不公的待遇,就感觉心灰意冷,感觉上级或同事都不近人情,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一点我也是经常跟下属强调。
最后,既然是以职场分享为主题的,那么我自己总结几点供学弟学妹们去参考吧:
1、 在大学的时候尽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这对于以后的生活及事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步入职场再去找,很难;
2、 初入职场,一定要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目标及规划,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怎么去实现也一定要清楚;
3、 对每个人都要心存善意,职场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朋友,都是有可能会帮助到你的;
4、 升职快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你还没为更高的职位做好准备的话,往往会摔跤;
5、 所谓的职场天花板其实是伪命题,一切源自于自己的心放得不够开,目标不够大;
6、 工作中,一定要形成你追别人的习惯,千万不要等别人来追你做事;
7、 不要轻易答应任何一件事情,一旦答应,就要无条件做到,否则,你的职场信用将打折扣;
8、 想到和得到之间有两个字最重要:做到。
向阳生涯表示:
年轻人20几岁,是最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年纪。积极是你进入一个新领域最有效的敲门砖,尤其是公司拓展新业务和新市场的时机,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敢于冒险,敢于为公司付出更多,将来一定会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