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职场老人曾经困惑过,职场新人正在经历着,而将来要步入职场的新一代必将也会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这仿佛是一个过程,也仿佛是一种规律。
当然,在职场新人中,有些人适应的好,有些人则适应得很糟糕,甚至是心力憔悴。但总是听到有人感慨:“现实与理想为啥总是那么远?”
在一个人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期望理论(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Vroom)。
期望理论认为:个人是否受一项工作的吸引,都是以这样一种期望为基础的--这项工作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工作结果,比如工资高、环境好、或者有很多学习的机会。这些期望,不论是否正确,都会对个人择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而如果期望被证实是不现实的时候,个人则会对工作或组织变得不满,最终选择离职。很多人会在初入职场的1-3年间陷入到这样的“怪圈”中:进入--离开,再进入--再离开……一晃就过去了两三年。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不现实的期望?产生这些期望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期望是不是现实的呢?初入职场的人们,有必要了解“不现实的期望”产生的原因。
1、角色转换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上学的周期很短,每个学期4个月左右。每学期的课程项目会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或结束,时间短而且有明确的截止时间。而工作的任务或工作中的项目却往往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有些可能延续1至2年,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同时,在工作中,几乎不可能是年年升迁,升迁更多的是看业绩,而非考试成绩。
其次,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同于员工与上司的关系。学生可以选择老师,或者避开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或教授;而员工却不能避开自己的上司或老板,不管喜欢与否,都得好好相处。
同时,在学校里,老师会很及时地给到学生各种反馈,成绩好坏也比较明确;而在工作中,不可能所有的上司都能这么频繁、明确地给下属各种反馈。
2、从教育的过程来看
大学校园里,没有(或很少)告诉学生们关于职场的情况,关于进入职场会遇到什么麻烦,也没有告诉学生们关于职场生存的知识与技能。从校园到职场,一切从零开始。
那些以高标准招人的企业,或者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进入职场后更有“大材小用”的感觉。
3、在招聘过程中过于“推销”自己
求职者在应聘的过程中,为使用人单位对自己更加感兴趣,可能更多的强调自己的强项,对自己的弱项则有所保留。而招聘的企业,为了吸引符合要求的人才,也常常注重推销,往往将企业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求职者,而对不好的一面往往隐瞒或忽略不讲。
企业与求职者,往往都展现了最好的一面给对方。
4、求职者对一些公司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成见
研究发现,求职者对小公司有特殊的成见,而对大公司的看法可能会不一样。而有些公司,因为其他企业的因素(如产品、管理、地理位置等)会让求职者心目中的形象很高,也有可能一些偶然的因素让求职者觉得某公司特别不靠谱。
5、求职者的错觉
学生们在接受一个工作后,会有意的夸大所选组织的长处,对放弃的企业,有长处也会贬低。这一点也是有心理原因的--我们的本性倾向于透过玫瑰色玻璃来看世界,即只看我们希望看到的。
6、缺乏职场经验
这一点,毋庸置疑。
德雷克塞尔大学管理学教授杰弗里·H·格林豪斯等人提出:一旦不现实的期望真的出现时,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职场新人们,如果能够清楚地了解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产生的原因,自然会更容易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来适应职场。比如,你可以:
1、了解自己
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找到职业目标,选择一家更适合自己价值观的企业,找到一个与自己更投缘的上司。
2、赶紧“补课”
对职场多一些了解,对应聘的企业多一些信息的收集,对目标职业多做一些职业访谈,弥补教育体制中的不足,避免选择时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
有可能的话,最好在大学期间完成对职场的了解与职业探索,并且学习人际沟通与展现自我的技能。
3、展现弱项
在应聘时,展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也要学会有技巧地提出自己的弱项,让企业的HR们 了解你的不足,可以在安排入职时多予关注或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提升。
4、体验职场
随着职业规划在中国的发展,各地慢慢地出现一些大学生职业体验的项目,学校安排的实习,及学生自己安排的业余兼职活动,都是体验职场的好机会。
大学生们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带着问题去实习或体验,深入地了解企业与职场,而不是为了实习而实习,完成一项作业,或者只是为了兼职赚点零花钱。
又是一年毕业季,祝初入职场的你们,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能够缩短一些,社会化的道路能够更顺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