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漂族”如一股风暴席卷着全国各大高校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未来在哪里?他们何时才能停止这种“无拘无束”?在向阳生涯接触到的上万件案例中,“校漂族”群占了不小的比例。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校漂族”形成的原因做出了详细分析,并竭力帮助这些正在漂泊中的朋友寻找靠岸的方法。
两个“校漂族”的故事
小刘,某大学2002级学生,毕业后先后跳槽三次,对于最后回到学校准备考研的选择,她说:“我想在杭州找份理想的工作,实在难,待遇太低,连起码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一个人生活压力太大了。”
小沈,从某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失业”半年了。本来做音乐编辑的她找了份下沙电台的工作,但是因为忍受不了“三班制”加上事业单位的编制一直无法落实而放弃了,后来,在下沙租了房子,一边找工作一边和学校的几个师兄一起。“最近我在考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学校附近租个店面,学校里本来认识的人都可以拿来做资源,这里环境又都是学生,相对风险也小一点,还有时间找找工作看。”
“校漂族”的五种类型
小刘和小沈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的案例实践中,我们发现“校漂族”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成因还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类型:
考研型 考研族是这一族群中的主力。像刘芳。他们抱着“曲线救国”的心理,已经落榜一次或者在求职中不如意者,选择了艰难的“再考研”之路。对于前途的未知,很多“校漂”态度乐观坚定,对于学长中的成功案例不吝赞美与向往之词。
留学型 等待签证结果或者准备签证的“校漂”相对比较轻松,但也有部分是一些求职或者考研失败的毕业生,拿到毕业证书之后,万般无奈才开始着手出国的准备。他们利用暑假上外语班,力求在明年的这个时候顺利出国,当然艰辛程度绝不亚于考研。
保持信息型 学校是各类信息交汇的地方,很多在毕业前没有找到如意工作的同学,选择留在学校附近,通过一个暑假的准备,利用经验,抢得先机。这些同学往往感觉第一次的就业缺乏准备和经验,错失了太多机会,但是又不愿意在一个不满意的公司屈就,宁可等待观望一段时间,再打一个翻身仗。
母校依恋型 一部分潇洒的“校漂”纯粹出于对母校的依赖,留连在校园周围,感受和回味单纯的象牙塔式的生活。BBS、球场、图书馆、实惠的食堂,这些都让很多人不愿放弃“学生”的头衔。一些同学家境富裕,不愿意面对择业压力,对职场前途悲观,通过寄居在学校的周围,延续校园式无忧的生活。
创业型 还有一小部分特殊的“校漂族”选择了放弃所学专业,在学校周围尝试开店,小本经营,享受生活。他们看中学校周围旺盛的人气,昔日的学弟学妹们成了创业的“目标顾客”,特色餐饮业、娱乐业、电子消费品、琴行、电脑配件,往往是他们的创业首选。
对于“校漂族”现象,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讲,是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岗位需求与供应比例严重失衡,造成社会的竞争也在日趋激烈;从个人角度来说,“校漂族”们主要是在大学期间对自身定位不清晰,更没有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洪向阳强调,个人原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的原因。具体而言,主要有三大主因。
一、大学期间没有好的规划
探究“校漂族”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得追溯到整个大学的学习阶段。许多大学生将考入大学视为人生的重要目标,达成心愿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竟然模糊了。于是乎,他们四年的学习生活更像一个悠长的假期,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是没有考虑过。
二、不能清楚地认识自我
毕业后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仍然保持着美好向往,在遭遇到现实的冷酷后,他们宁愿选择在安静、温暖的校园里继续生活,似乎只要呆在学校就与外面的腥风血雨与世隔绝。这种现象说明,他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自我,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没有明确的定位。导致在梦想与现实的差异中摇摆。
三、心理上对社会的恐惧
长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容易使大学生患上心理疾病。从“校漂族”的生活状态来分析,他们的人际关系单一,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大范围的交际活动,容易孤立,焦虑甚至抑郁。从他们“漂”的本质上讲,是逃避社会现实,逃避应承受的社会责任的表现,不但不利于年轻大学生身心健康自信地成长,还会淡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控风险的能力。
洪向阳先生在一次对新生的公益讲座中问的两个问题:大家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现场200多位同学只有三个人举手回答,而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沉思。可见“校漂族”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对于已经形成的“校漂族”朋友,现在该如何停止漂泊的状态?如何过上稳定的生活?根据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大量的“校漂族”咨询经验,洪向阳先生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
让“校漂族”直面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就一定要先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为自己做一个符合自身的职业定位,是他们摆脱“校漂”身份的第一步。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知道了自己的竞争力在何处,就会有面对竞争与压力的自信和勇气,去迎接快节奏、高消耗、高强度的生活。对于“校漂族”而言,如果自己无法做出准确定位,应该求助学校辅导老师或者职业规划咨询专业机构。
其次,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无论什么原因,在大学时期没有合理地规划好未来才造成了近日“漂”的现状。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综合各方面因素给自己制定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短期规划,每一步应该如何去走,该朝哪个方向走,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停滞不前,漂在学校里面而漂不进社会。
再次,面对社会竞争需要勇气和自信
在很多刚毕业大学生的案例中显示,找到工作和找到比较满意工作的同学,大多是平时活跃在学校各大学生会或社会组织中的学生。因为他们很早与社会接触,在承受挫折和压力上比其他的学生更强。从心理层面上分析,这种直面社会的自信与勇气正是基于对于他们自身的定位明确而产生的。按照自身的现实情况制定出的职业规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目标职位,更能够给予大家一种发自内心的勇敢。
总而言之,无论是“备考型”、“母校依恋型”还是其它任一类型的“校漂族”,都反映出他们薄弱的社会竞争意识,以及对于抗争未来社会压力的准备不足。“校漂族”现象看似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实质上,这种人才只是缺乏自信及抗压能力的“潜在人才”。作为权威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校漂族”现象进一步突出教育与市场脱轨的症结。对于现在正在漂泊着的朋友,应该尽快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未来的职业乃至人生规划,这才是这种症结的根本的解决方法。